蘇盟管轄期間,海區總人口接近60萬,協議中規定不超10%則是6萬人左右。現在還有大部分人滯留于此,等待鳳龍的招聘。
蘇盟立即撤走的則是他們派駐的所有軍政人員及家屬親人,接近15萬,剩余的45萬,馬振東已經安排專人挑有特長的人進行招聘。
同時馬龍還安排鳳龍安保的密保部門與格列夫的配合,進行人群秘密甄別,將蘇盟及他國布置的大部分暗探等,策略性的摻雜在其他人一塊,排除在外。
如此下來,總共招聘了四萬不到,主要是工程師、專業性強的技術工人。還有些達莉雅推薦過來,據說絕對可信的特種人員,不算在總人數內,馬龍也讓密保部門摸底后,將家秘密安在海區,然后派往世界各地。
另外,又跟斯基兩口說好,現在可以大量從烏蘭挖人了,可直接落戶海區,安排一切生活福利。
已招聘成功人員發其身份卡,登記為海區居民,同時脫離蘇籍。而暫時非鳳龍急需人員,但有一技之長者,可去秩序局辦理最長一年期的工作簽證,發其綠卡。
而其他未辦理簽證人員則限期離開,否則將強行驅逐出境。所有在海區居住工作的孩子,必須入讀已全部改成以華語為主要語言教學的學校,不允許再單獨鵝語教學。
而鳳龍置業是與鳳龍安保同步過來的,成立臨時的海區資產局,因為理論上海區所有財產含不動產都屬于鳳龍集團,所以以前的私人房產、土地也屬此列,若是覺得不妥,可以回去蘇盟,他們會負責安置。
所以整個不動產登記就花了500人大概兩個月時間,而土地測量、地圖繪制、各類資源資產調查等更是長久的工作。
不動產全部收回后,暫時封存一切建筑活動,然后全球招標,進行整體海參崴城區的規劃,并責成鳳龍總辦人員匯集鳳龍各版塊精英,共同商討海區總體發展規劃。
說是海區,但該地區比很多國家面積都大,總計陸地面積約75萬平方公里。單論面積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約為60名,比倭、德都要大。香江地區多大?1000平方公里出頭,也就是說海區面積為香江的接近柒佰伍拾倍。
當然海區大部分區域并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首府定位海參崴是合適的。其他的先保留原樣吧。待海區總體規劃完成后,再進行招聘式移民即可。
馬龍對海參崴地區的初步規劃是:
港區作為全球金融貿易區,并輻射周邊國家和地區。內地則作為無污染的高科技產業基地,如精密機床、芯片生產、高端電子產品、信息通訊、光電設備、生物健康、醫療器械等。同時努力成為吸收全世界高端技術、優秀企業而后向內地輸送的橋頭堡。
而作為金融中心必備的承接機構:銀行,鳳龍已經開始尋求內地中樞幫助,率先成立鳳龍銀行,經營全世界所有主要幣種存取轉匯業務,并在全國所有城市購地建立營業部,盡快開展業務。
鳳龍在全世界很多銀行都有存款,所以在鳳龍銀行成立后,迅速跟這些銀行建立全面的業務對接互認機制。若是所有外幣全部轉至騰空銀行海區總部。
鳳龍有多少錢?折合美金約3000億,但其中有兩千億出頭是從蘇盟銀行貸款,不知道蘇盟的資金池還有多少米元儲備,反正內外合作(勾結)導出來不少。
其余主要為87股災盈利以及后續柯城帶著鳳龍投資慢慢積累的部分??梢哉f,馬龍的大部分資金還是來源于蘇盟。
另外國內各大行還有近千億的rmb存款,雖然這兩年鳳龍集團進行了大量的如置地、建設、文娛、高科技等投資,但國內投資為rmb,而鳳龍集團已有部分產業開始盈利,如鳳龍汽車等。
另外,鳳龍給中樞提供了不少近200億外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