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鳳龍系統崛起,可能打壓的就不僅僅是某個公司、某個軟件這么簡單,而是一個或幾個米國的產業生態鏈。
鳳龍科技在馬龍的帶領下,瘋狂的生長著,而因為海區的特殊體制,極高的福利政策、完善的科技引領政策,又吸引了更多的發達國家的科技人才過來投靠。同時,國內當初留學出去的很多人才也都回流到了海區,一方面算是回報祖國,更多的是這里有足夠的實惠,比米國更優渥的待遇,沒有人種天花板設置,以及看似并不差的某些類別科研條件。
這些都是馬龍全力制造的表現,若是等著海區建設大變樣,相信會有更多的精英人士愿意扎根于此。
春節前,三叔馬振西率隊施工的穎秀所有學校基本已經完工了,因為都是不超三層的樓房,又是大面積同步施工,所以進度很快。
舉行了一個完工交接儀式,還有一系列熱鬧的宣傳報道后,馬振西回到了京城。
因為接下來就是海區的大建設期了,三叔自從專業到現在也快十年了,從一個小兵也成長成了可以總督一方的集群項目指揮長了。
所以馬龍有意讓三叔去海區擔任建設部門主管,幫自己把這塊給按規劃給盯起來。
“自家人還說啥,有事你就言語就行了,反正你小弟都該會跑了。”
軍人出身、又在項目上摸爬滾打這么多年了,三叔對于又去一個遙遠的地方并不在意,馬龍也想過,將來自己那邊基礎設施都起來以后,各種規模醫院肯定也不少,屆時不管是三嬸還是文秀,甚至文秀的幾個同學,沒準兒都給忽悠過去,幫自己把那一攤兒給支棱起來。
“行,那三叔,你自己跟我三嬸先說好,實在不行她也可以先辭職,到那邊的臨時醫療中心任職。”
“估計不行,怎么著也得年中吧,一是孩子太小,那邊太冷,二是你三嬸正在進修,還有半年,總不能半途而廢吧。不管她了,我先過去就行。”
難道你還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