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立馬又發布了一個公告:本區具有完整的自主權,但不在所謂的“國際法庭”管轄范圍內,另外海區所有領空領海領地,都是我們憑本事買過來的,并非強占,所以小日子純屬誣告。
另外海區雖然現在人少,但海區轄域內,沒有一寸土地、一滴水域、一口空氣是多余的。意思很明顯,你別惦記了,沒用,不讓、不賣!
之后馬龍就不在乎小日子到處叫喚了,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反正我事實上控制就行了。
后來老米又出了一個看似支援小日子的政策,以后凡是這幾個島嶼上出生的孩子去米國時,出生地國籍一定要寫小日子。
呵呵呵,我純正的漢人,寫他小日子籍?真以為你們還是如前世那么吃香呢?等過幾年你且看吧,沒準兒還得主動登報修改,國與國之間,唯有利益永恒。
天氣逐漸變暖,整個海區的有限幾個大的城市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高潮,單單建設工人,可能都有近30萬人,比這里的常駐人口都多了。
而鳳龍建筑現在已經組建完成,正式員工名左右,除了一些負責傳幫帶的老師傅們和個別領導級人物,工人們幾乎都是二十多歲,大半成家,還有小一半單身。
當他們得知表現好了能安家在這里,并可以帶家屬過來時,一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一般,興奮無比,化身為大力士,滿懷激情的投入到學技術、勤工作、賺積分上去了。
在海區這邊,馬龍沒準備建太多大學,可能有個三五所就足夠了,不過幼小中學還有技術學校倒是建了不少,大學不準備擴招,但讀技校卻能學到真正的技術,賺的錢也一點不少,沒必要要那種虛假繁榮的一紙文憑,因為馬龍這邊的企業不看重那些。
一個地區的發展,不是他有多少本科生,而是真正干活的人是否真正的能制造出精品,能創造出利潤,實現其應有的價值。
而若真的想更好的鉆研基礎科學、高精尖技術,那就努力考吧,可以考去內地,也可以考海區有限的幾所,但很難。
難道你還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