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現在沒有其他事,就在這里一直住下了,看著火箭殼體制造成功,然后一件件零部件不停的往組裝臺上安裝,慢慢的一具火箭的雛形逐漸展現在一眾人面前。
而后,一個簡易的測試衛星也被快速制造出來,說簡易,其實已經比之前聯盟研制的間諜衛星先進了不少,畢竟現在無論電子科技還是光學技術都比以前有了長足的發展。
只不過鳳龍航天內部對標的永遠是最先進的產品,所以無論哪個部門,都在完善設計、精心打磨,爭取再上天的衛星是達到世界最先進的科技集合品。
到了七月底,火箭除了沒有加注燃料,所有制造步驟已經全部完成,而試驗衛星也已加工就緒,現在就是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合適的發射日期了。
經過幾方面專家協商,認定八月一日天氣條件適合,于是各種準備工作立即有條不紊的布置開來。
馬龍沒有大張旗鼓,只是私底下安排集團的一些主要人員以及跟自己知根知底的還有過來參觀,比如幾女,比如關系較鐵的幾個同學、室友。
而在今年,整整在國防大上學同時服役兩年后的劉浩終于回來了,也被一塊兒喊到了朱河航空發射基地。
1993年8月1日6:16分,此時的朱河發射基地已經太陽升起了老高。距離發射臺十多公里的發射指揮大廳,隨著播報員喊著倒計時,然后時間歸零時,馬龍按下了發射點火按鈕。
只見電視監控屏幕上,發射臺上噴出紫紅的火焰,然后發射臺地下涌出大量的水、汽混合物,火箭緩緩升空。
慢慢的,從指揮大廳的透明玻璃往外看,已經看見了遠處正在加速騰空而起的龍舟一號火箭的身影。
各個遙測站陸續傳來一聲聲跟蹤正常的播報聲。
接下來就是轉向、分離等等各種預訂程序,一聲聲正常的背后,是無數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奮斗的結果,即便遠在千里萬里之外的遙測船,也是這些科研人員利用驅逐艦艦體加班加點改造而成的。
當播報至最后,說星箭分離,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時,整個指揮大廳以及發射現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以及興奮的歡呼聲。
馬龍直接走到發射指揮大廳的發言席上,高興的宣布:我現在宣布,龍舟零號火箭發射的第一顆偵查衛星,神探零號衛星發射任務圓滿完成,我們成功啦!
然后就是各種合照,以及專家教授們互相的探討交流。
祝曉月這個鳳龍科技的女掌舵人,也紅了眼珠,看來自家的努力沒有白費,發射成功順利入軌的衛星就是明證。
當然接下來還有很多后續工作,比如太陽能帆板是否順利打開,衛星姿態如何,各項預設功能是否正常開展工作等等。
馬龍繼續坐在發射指揮大廳,不一會兒,太陽能帆板順利展開的播報聲傳了出來,一陣掌聲慶祝。
又過了幾分鐘,衛星上穿回來第一個圖片,照片拍攝了加拿大的一個城市圖像,整個圖片上,城市街道輪廓清晰可見。
至此,本次發射任務的全部工作圓滿完成,接下來就是更詳細的測試了。
馬龍跟官方的跟功勛隊伍一一握手道謝、祝賀,然后進行了積分獎勵,這些個獎勵可以換成錢,也可以換成相應的海區福利,說實話,在海區,積分比金錢更重要,因為積分可換錢,但錢買不了積分。
馬龍跑到了參觀席那里,跟幾女擁抱慶祝了一下,然后跟劉浩撞胸打了一個重重的招呼,“看看你小子上了兩年軍校,有沒有長進!還不錯,有我兩成功力了!”
“我次奧,你就不能不打擊我,正常人誰跟你比呀!是不是胖子、老豬?”
“沒錯,正常人都不跟他比,他就是個bug?!?
“呵呵,不愧是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