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內心的堅持,還是老爺子老太太身體確實可以,一個月的時間里,逛一天歇兩天這樣,居然把整個海區的主要城市都轉了個遍,而且還坐著馬龍那個游輪,特意跑到了蓬萊群島去看了看。
當看到近在咫尺的對岸小日子北海島時,囑咐馬龍,
“小龍,小心一點兒他們,這群人心眼壞著呢,啥事兒都做的出來!想到年,我都親眼見到過他們殺害普通老百姓,連女人小孩可都不放過!所以呀,他們明著可能不好做啥,可會暗地里出陰招!”
馬龍心想,這不已經開始了么,嘴上卻連連答應,說一定小心。
從蓬萊群島回來,這幾位老人正式開始了貓冬生活,而馬龍則又去了衛星研發中心那邊。
現在的衛星研發中心人越來越多,只要用的上的人,馬龍都給召集了過來。全面滿足各類衛星的需求,從而也對相關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需要體積更小,運算性能卻更高的芯片;比如因為圖傳需要,需要衛星、地面上配備高端的圖形加速卡及響應芯片等等。
幸好現在祝曉月帶著老黃已經都遷了過來,祝曉月已經的芯片技術已經基本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所以衛星中的關鍵芯片都為自研自造。
而老黃果然不負眾望,已經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代圖形加速芯片,并應用在了電腦圖形加速卡上面,現在為了衛星上的高端需求,正在研發更為先進的技術。
就在一周以后,海區第一顆正式的超高分辨率偵查衛星將會發射升空。從而開展亞太地區的地形偵查及地圖繪制工作。
現在鳳龍集團已經取得了國內的地圖勘測權,當然這是聯合國內的相關部門一塊兒進行的,最后成果共享。
而海區這邊,馬龍已經安排人在聯盟數據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細化勘測。最終的超高端版本精度應該達到厘米級。
在馬龍等人的見證下,高分一號衛星順利升空,并按照預定軌道正常開展工作,至此,偵查衛星方面就等著陸續發射就行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全球范圍除了地面詳細數據可能不太準確,整體地形地貌、橋梁道路、所有地面建筑等信息將會全部匯集到海區科學院地球物理中心。
而接下來的導航系統,目前已經完整模擬出了聯盟版本的導航系統。不過馬龍嫌這個太落后,直接按照日后的應用,做了產品方向性的說明,直接把精度提高了好幾個等級,將來民用部分可能直到十米左右,但軍用級別至少要求做到一米以內,而且在未來五年內,做到厘米級精度。
于是,元旦當天,當所有人在慶祝1994新春到來之際,馬龍在發射基地,又見證了最新的第一顆導航試驗衛星上天。并在當天就用地面設施順利接收到了信號。
雖然僅憑一顆衛星無法做到詳細定位,不過在輔助裝備參與之后,經過計算驗證,第一顆導航衛星已經順利實現了穩定的導航性能。
跟前面的偵察衛星一樣,后面就是陸續組網,并進一步提升精度、性能的事情了。
當馬龍從發射基地回來時,卻發現家中多了幾位客人,正是當初的樂隊成員:張魯、曲真、竇仙等人,以及妃姐和李茉。
“張哥,終于舍得過來了?”
馬龍之前提過要把鳳龍傳媒總部也遷到海區來,不過張魯說遷總部沒問題,但作為人口眾多的國內市場不能丟,他想繼續堅守京城,輻射全國。
“嗨,小龍,這不是老馬總組織咱們集團這回在海區搞了個新年聯歡嗎,我就帶隊過來了,正好過來認認門兒。”
“嗯,張哥,實際上你做鎮海區也一樣,又不需要整天在這里真的坐著,想去哪兒去哪兒,一直呆在京城也沒關系,畢竟這風龍傳媒老總可非你莫屬。算了,跟你說這些干嘛,反正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