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發現二兒子才專心致志讀幾天書,就讓他頭疼不已,虎著臉悶聲說道:“老朱家那么多讀書種子,又不缺你一個?!?
見朱元璋這樣說,朱樉松了一口氣,只要老朱不追究,他的基本盤算是徹底穩住了。
至于老朱在他身邊安插眼線這事,倒是一視同仁,東宮那邊同樣也有。
朱樉說道:“我聽說我娘醒了?”
朱元璋點點頭,唉聲嘆氣道:“你娘雖然清醒著,可情況不太好?!?
“幸好有高熾他們在,不然她不光不吃東西,連藥都不喝?!?
朱樉跟在朱元璋身后,來到偏殿之時,惠妃郭氏跟徐妙云埋首案間,正在核對后宮的賬目。
太監陳忠一見朱元璋就喊道:“陛下駕到。”
郭惠妃和徐妙云連忙起身相迎,郭惠妃行禮道:“臣妾見過陛下?!?
徐妙云說道:“兒媳見過陛下。”
朱元璋擺手示意說道:“免禮?!?
“朕的愛妃和兒媳連日來,操持后宮雜務辛苦了?!?
郭惠妃回答道:“幸得有妙云在一旁協助,臣妾不曾辛苦?!?
徐妙云恭敬道:“兒媳年輕懵懂,幸虧有姨母親身教導,自然算不得辛苦?!?
郭惠妃是郭子興的女兒,馬皇后的義妹,和馬皇后情同姐妹。
朱樉躬身作揖道:“兒臣見過姨母?!?
郭惠妃頷首示意,朱元璋轉頭對朱樉說道:“你母后臥病在床,這后宮一大堆破事,差點沒把咱弄的上火。別無他法,這才把妙云接進宮,讓她來協助你姨母處理后宮雜務。”
朱樉當然知道,平日里后宮上下都是馬皇后一手操持,那可是近百皇族,上萬宮人的生計系于一人之手。
朱元璋敬重馬皇后原因之一,就是馬皇后事必親躬,將后宮打理的井井有條。
按理說皇后不能理事,執掌后宮的應該是太子妃,呂氏這個大兒媳婦才對。
朱樉對朱元璋問道:“老頭子,在坤寧宮中為何沒見到大嫂?”
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咱把后宮交給她打理,她一上任立馬削減養心殿的用度、裁撤宮人,竟敢把一直教導萬福的女先生趕出了宮?!?
聽完朱樉愕然,估計呂氏一步步動作,要是朱元璋默不作聲,下一步就是他子女被趕出宮。
只是呂氏千算萬算沒算到,這第一步試探就正中朱元璋心窩。
朱萬福是誰?只要朱元璋在場,連朱樉這個親爹,都抱不了一下的存在。
呂氏是正經的大家閨秀,而徐妙云自幼跟朱樉定親,就被經常召進宮中由馬皇后言傳身教。
謝夫人離世后,徐達常年在外征戰,十歲出頭的徐妙云就孤身一人操持徐府上下。
徐妙云不進宮還好,一進宮就立刻將太子妃呂氏比了下去。
朱樉給徐妙云眨眨眼,徐妙云立刻會意對朱元璋說道:“陛下,大嫂生長于深閨之中,并無經驗打理俗務。”
朱元璋聽完點點頭,說道:“就善妒這一條,呂家的這閨女別說跟妙云比,哪怕是逝去的常家丫頭,她也比不上一點?!?
因為扶正呂氏之后,朱標一直不肯納妃,這事朱元璋不用腦子想,也知道背后阻撓之人是誰?
朱元璋指著徐妙云對眾人說道:“此女明理公正,大度無私,獎賞分明,不避親疏。有鄧綏之風范?!?
朱元璋一說完,角落處坐著的起居郎在起居注上奮筆疾書,
東漢和熹皇后鄧綏,可是歷史上第一個女諸生,被譽為「皇后之冠」。
朱樉呆滯半天后,說道:“父親給妙云的評價過高了?!?
朱元璋搖頭,郭惠妃笑著解釋道:“這半個多月來,妙云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