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醉醺醺的劉伯溫整個人像一只煮熟的大蝦,變得通紅,身子搖搖晃晃竟在原地打起了醉拳。
看到這一幕的朱元璋,頭疼不已對著朱樉責怪道:“咱叫他來是為大明占卜國運,你可倒好把人弄成醉鬼一個還問個屁。”
朱樉強行辯解道:“老頭子你沒聽過一句話叫酒后吐真言嗎?”
“你現在問他剛剛好,保證連小時候尿床的事情都如實相告。”
朱元璋想想平日里這劉伯溫藏頭露尾,說話只說一半,搞得他云里霧里。
于是朱元璋讓兩個錦衣衛扶著劉伯溫,大聲問道:“我大明今后國運如何?”
喝醉的劉伯溫被錦衣衛抓住,掙脫不得竟原地唱起了歌謠。
指著腳下的土地,唱起:“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
朱樉立刻就想起了靖難之役的朱棣,
劉伯溫接著唱道:“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
禿頂人不就是編撰《永樂大典》的光頭和尚姚廣孝嗎?
“北方胡虜殘生命,御駕親征得太平。”
劉伯溫這句讓朱樉想起永樂五次北征大漠。
“失算功臣不敢諫,生靈遮掩主驚魂。”
朱樉想起了讓大明精銳盡喪的土木堡之變。
“國壓瑞云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
景泰帝朱祁鈺正好是大明第七位皇帝,在位七年,第二句讓朱樉想起了在北邊留學的朱祁鎮。
“相送金龍復故舊,靈明日月振邊疆。”
這兩句說的朱祁鎮奪門之變復辟,明憲宗朱見深發動的搜套之戰和成化犁廷穩定了大明邊疆。
聽到這里,朱元璋出聲問道:“此時的大明天下變成了什么樣子?”
劉伯溫回答道:“此時的天下陷入了動亂。”
朱元璋眼神一瞬間變得凌厲,悶聲問道:“是誰敢禍亂朕的大明江山?”
劉伯溫沒有回答,而是邊跳邊唱:“天下饑寒有怪異,棟梁龍德乘嬰兒;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老揀金精尤壯旺,相傳昆玉繼龍堂;閹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
朱樉理解的是北京保衛戰的于謙,于謙不僅有一首千古留名的《石灰吟》,還有一首《詠煤炭》。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正好對應。
后面嬰兒應該是孝宗朱佑樘,在宮里大任橫走的應該是明武宗朱厚照。
長大的朱厚照打了應州大捷,力保大明邊境二十年太平。
「昆玉繼龍堂」應該是嘉靖帝朱厚熜,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僅次于孫子萬歷。
朱元璋關心的是那個八千女鬼亂朝綱,他喘著粗氣問道:“八千女鬼是誰竟敢禍亂朕的大明。”
朱樉有點同情看著準備大開殺戒的老朱,別說是你了就是兒子我,也不可能活到天啟年去宰了魏忠賢。
劉伯溫自顧自的繼續唱道:“忠良殺害崩如山,無事水邊成異潭;救得蛟龍真骨肉,可憐父子難順當。”
朱元璋奇怪道:“莫非是父子爭權奪利?”
劉伯溫擺手回答:“非也!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至此天下未已。”
樹上掛曲尺當然是煤山上掛歪脖子樹上的崇禎帝,「遇順而止」指的是李自成登基,國號大順。
朱元璋繼續問道:“何謂未已?”
劉伯溫回答道:“萬子萬孫層疊層,祖宗山上貝衣行;公侯不復朝金闕,十八孩兒難上難。”
朱樉眼皮一跳,萬子萬孫正好是萬歷的孫子,「祖宗山上」正好是崇,「貝衣行」正好是禎。
十八孩兒正好是李自成的李,劉伯溫正要繼續說時,被朱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