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朱樉要當圣人這種癡人說夢的鬼話,劉伯溫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的話有什么大逆不道之處。
朱樉的想法很簡單,王陽明跟他所處的時代差了快一百年,既然等不到王陽明這個圣人出世。
那就自己當圣人好了,連大清的孝子賢孫曾剃頭都可以稱得上圣人,他沒道理做不到的。
前世粗略的看過一遍王陽明的著作《傳習錄》,站在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再加上他如今的權勢。
沒道理斗不過現在剛剛復蘇的程朱理學,歷史證明了程朱理學,最后培養出東林黨那幫賣國的清流。
嘴上說著忠君愛國的東林君子們,可是一轉眼就把老朱家賣的骨頭渣子都不剩。
劉伯溫見朱樉沉默不語,以為是自己的話說的太重,傷害了這個男人的自尊心。
趕緊勸解道:“讀書不光只有做學問這一條艱難曲折之路,殿下能夠學有所成,經世致用。同樣可以大有作為。”
劉伯溫很想說你老朱家的讀書天賦,加起來都不如宋朝老趙家的一根。
劉伯溫的意思是勸朱樉別鉆牛角尖,秦王你這中人之姿是做不到的。
可是他委婉的勸誡聽到朱樉耳朵里,就成了鼓勵加油的話語。
朱樉雙眼放光,頓時站起身,拍著胸脯,豪情萬丈說道:“本王一定可以成為能治經修典、勤勉務實的萬世表率。”
此話一出,劉伯溫扶額苦笑,他要怎么跟走火入魔的秦王,解釋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以你那平平無奇的才能,當了皇帝之后,天底下不搞出大亂子就不錯了。
朱樉見劉伯溫不說話,以為他在心底默默承認了。
朱樉拍著劉伯溫干瘦的肩頭,語氣無比認真:“你老劉頭對本王寄予厚望,本王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劉伯溫表情沉重,在心底大喊一聲完了,什么叫不自量力?這就叫不自量力。
朱樉要做的事,可是要刨程朱理學的根基。
與天下讀書人為敵,這傻啦吧唧的孩子居然還要拉上我,這個半截身子入土的糟老頭。
如果不是秦王對他有兩次救命之恩,劉伯溫真想立馬撒丫子跑路。
望著自信心爆棚的朱樉,劉伯溫長嘆一聲說道:“治學非一日兩日之功,殿下如果打定主意要著書立說,還得從長計議才是。”
見朱樉一意孤行,劉伯溫只好改換策略,使出拖字訣。
反正時間一長,說不定朱樉就把這事給徹底忘了。
朱樉不知道劉伯溫的心理活動,見劉伯溫說的話,都是為自己著想。
他臉上洋溢著感動,回答劉伯溫:“有老劉頭你這樣的王佐之才,在我左右。本王還有什么事辦不到呢?”
劉伯溫很想說,你吹牛歸吹牛可千萬別算上我。
可是當他迎向朱樉的目光,清澈透亮,飽含真誠。
劉伯溫長吁短嘆,他比朱元璋大了十七歲。
在朱元璋占領浙江以后,被逼無奈下才選擇走上造反這條路。
沒曾想人到古稀之年,形勢再次逆轉,
劉伯溫現在要跟孫子劉廌【zhì】年齡差不多大的,朱樉踏上一條艱難未知的道路。
如果換做是六年以前,劉伯溫一定連夜收拾東西回青田老家,往深山老林里那么一躲。
可是如今,他欠朱樉兩條命。拒絕的話,劉伯溫無論如何都開不了口。
劉伯溫躊躇一陣后,對朱樉認真說道:“此事成與不成,暫且不談。老朽退無可退,就再陪年輕人瘋一次好了。”
朱樉聽到這話,笑容滿面的點了點頭。
劉伯溫繼續說道:“誰叫老朽當初差點將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