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三人中,劉伯溫和羅貫中的目光都看向了朱樉。
尤其是羅貫中的眼神里還充滿著希冀,顯得特別可憐巴巴。
朱樉猶豫半天,劉伯溫等得不耐煩了。
“行與不行殿下應該給個準話,別一直吊著人家。”
朱樉愁眉不展,只好實話實說。
“這書的題材實在敏感,我一個人做不了主。”
劉伯溫感到有些奇怪,問:“殿下都沒看過,怎么就知道題材太過敏感了?”
朱樉讓羅貫中拿出水滸傳的手稿,翻到開頭遞給了劉伯溫。
劉伯溫只看了兩篇,施耐庵的《水滸傳》僅僅是一個開頭,
就把皇帝的昏庸、朝堂的昏暗、百姓的民不聊生刻畫得入木三分。
劉伯溫還是第一次閱讀到,如此辛辣的現實主義文學,看了幾個章回就大呼過癮。
“里面有忠義之輩也有奸邪小人,有貞潔烈女也有淫娃蕩婦。”
“這水滸傳將亂世之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你老師的這本書可以堪稱古今第一奇書。”
作為續寫《水滸傳》的作者,羅貫中自然對這本書信心十足。
大文豪劉伯溫給出的評價出乎意料的高。
讓羅貫中不禁有些感動,哽咽道:“《忠義水滸傳》能得到青田先生這樣的評價,老師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賢侄,這本書總共寫到哪一回了?”
“老師寫了前七十回,晚輩續寫到了第九十七回。”
在兩人談話之際,朱樉大致翻看了一下《忠義水滸傳》的手稿。
發現跟前世看過的明末清初金圣嘆修訂的版本,差別還是挺大的。
首先手稿里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每個人都有相當于個人名片的出場詩。
而金圣嘆修訂版直接給刪去了,這讓梁山好漢鮮明的個性一下子就變成了打家劫舍的普通草莽。
施耐庵筆下的主角宋江是個講義氣,有家國情懷的江湖豪俠。
朱樉前世看的以金圣嘆修訂為藍本的電視劇《水滸傳》,
宋江變成了用兄弟鮮血染紅頂戴烏紗的自私自利,奸險小人。
當時看到宋江無恥虛偽的嘴臉,氣的他都想砸電視了。
《水滸傳》成書于明初,宋江的原型不可能是李自成。
朱樉搞不明白,明末清初的金圣嘆這類文人,為何會對宋江有這么大的惡意?
劉伯溫對羅貫中說道:“這《忠義水滸傳》之精彩,讓老夫只讀了個開頭就不忍釋卷。”
“賢侄,能否將前五十回的手稿借于老夫回家抄錄一份如何?”
抄錄書籍是文人的傳統,哪怕是印刷業發達的明代。
仍然有很多文人不屑于買刻本,而是喜歡親手謄抄喜歡的文章。
羅貫中將朱樉遞過來的手稿拿給劉伯溫,恭敬道:“青田先生能如此抬愛,晚輩自然無不應允。”
“你是耐庵的弟子,稱老夫為世叔即可。”
作為文壇老前輩劉伯溫,自然要提攜一些有才華的后輩。
羅貫中雖然已經是五十二歲的年紀,在劉伯溫看來何嘗不是大器晚成的一類。
“這《忠義水滸傳》一書,老夫愛不釋手,等老夫讀完你們師徒的大作,再厚著老臉為此書寫作一篇序文。”
“賢侄,你看這樣可好啊?”
劉伯溫在民間的地位可以說家喻戶曉,又是當代的文學泰斗。
羅貫中大喜過望,神情激動道:“能有世叔這樣的泰山北斗作序,晚輩當然求之不得。”
羅貫中激動的全身發抖,心中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