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論做什么,你這兔崽子都要反對幾句。”
“你是存心不讓咱好過是吧?”
朱元璋怒氣沖沖,不停地拍著桌子大罵。
朱樉則是沒有半點慌亂,跟他冷靜分析道:
“自從李善長和胡惟庸相繼倒臺以后,之前還是滿朝盡是淮西人,都以淮西話為榮的局面。”
“現(xiàn)在已經不復存在,六部九卿之中超過半數(shù)以上,尚書公卿不是松吳,就是江浙口音。”
“剩下的都是江西吉安府人士,現(xiàn)在江南文臣和淮西武將勉強保持著朝堂平衡。”
“就好比人的兩條腿,你把武將這條腿掰折了。”
“這大明王朝還走得動道嗎?”
朱元璋這才如夢初醒,回想起這些年。
雖然沒有舉行科舉會試,地方上的縣試、州府試、鄉(xiāng)試可是照常舉行。
每年國子監(jiān)都會從地方挑選優(yōu)秀生員,充入國子監(jiān)讀書。
被稱作貢生,而朱元璋舉行的廷對。
是讓國子監(jiān)里成績優(yōu)異的貢生,召入宮廷與皇帝奏對。
選拔出其中的才學兼?zhèn)渲耍伤H自授予官職,加以重用。
“咱因為出身貧寒,任用官員一向唯才是舉,都沒留意過這些人的籍貫。”
“這才不到十年,咱都沒注意到居然提拔了這么多江南士人。”
朱元璋雖然每次提拔幾人,看似不多,經年累月積攢下來,數(shù)量就占據(jù)了半個朝廷。
朱樉倒是看得很開,說道:“自晉朝衣冠南渡以來,江南就成了文教圣地。”
“與淪陷了數(shù)百年的北方相比,無論人口、文化、經濟都占據(jù)了天時地利。”
朱元璋好不容易清理了淮西黨,要是又冒出一個江南文官集團。
這不是要他老朱的命嗎?
他斟酌半晌后,咬牙切齒道:
“照這樣發(fā)展下去,要不了百年。江南文人必將擠滿朝堂,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實在不行,咱就廢了這科舉。”
朱元璋提出了一條絕戶計,不過是給大明王朝自掘墳墓。
朱樉怒不可遏道:“恢復科舉是大勢所趨。”
“沒有科舉,你的大明還算個狗屁華夏正統(tǒng)。”
朱元璋吹胡須瞪眼,攥緊拳頭威脅道:“你這個沒大沒小的東西,敢沖咱發(fā)脾氣,是不是活膩歪了?”
朱樉向前兩步,不甘示弱道:“你一個老古董,除了會開歷史倒車還會什么?”
在一旁默默記錄起居注的卓敬也是活久見,歷史上兒子敢罵父親的有不少。
皇子敢罵皇帝,還當眾頂牛的古往今來真找不到一個。
“你信不信咱將你貶為庶人,發(fā)配到邊塞充軍?”
朱元璋是真的怒了,這逆子真是脾氣隨著年紀漸長。
以前敢薅他的龍須,現(xiàn)在升級成了把他當成兒子訓。
朱樉聽到這話,激動的拄著拐杖跳了起來。
“求之不得,到時候別怪兒臣帶兵進紫禁城找你討要說法。”
朱元璋氣笑了:“別忘了,你妻兒都在宮里。”
拿人質威脅我?朱樉瘋狂叫囂道:“大丈夫何患無妻,有種你撕票啊。”
“我才二十八歲,大不了再生幾個就是了。”
都是老朱家的骨血,朱元璋還真的下不去手。
朱樉一句話,差點把朱元璋氣到吐血。
“只要你不怕以后我爺和我奶當面問你,這些重孫子和重孫女是咋下來的?”
“我這個人完全無所謂的啦。”
朱樉這一番缺德言論,懟的朱元璋啞口無言。
直接脫下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