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的小心思,朱樉心知肚明。
他是害怕云南戰(zhàn)事一旦不順利,老朱暴怒之下會連累到他的頭上。
畢竟這事不是沒有先例,比如老朱和李善長斗法的時候,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劉伯溫。
那一碗‘加料’的藥湯,差點將他送走。
“放心吧,本王麾下有傅友德、李文忠、沐英三員大將,連云南一省之地都拿不下來。”
“不如趁早回鳳陽老家種地算了。”
有這三名開國元勛輔佐,這次南征的難度相當于一次開卷考試。
朱樉壓根就沒放在心上,見到他信心十足,劉伯溫只能感慨一句,這父子倆都是天生的大心臟。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大王還需記得,輕敵大意乃是兵家大忌。”
劉伯溫用《孫子兵法》來告誡自己,為了打消他的顧慮,朱樉鄭重地說道:“放心吧,老劉頭,本王又不是第一次領軍,到時候會聽取別人意見的。”
劉伯溫最擔心的就是他會一意孤行,瞎指揮導致滿盤皆輸。聽到他這樣保證,劉伯溫也放下了心。
朱樉撥動著算盤珠子,按照出資比例,將股份劃分了出來。
拿到劉伯溫面前,他說:“老劉,你來幫我查漏補缺,看看還漏掉了哪家?”
劉伯溫拿起來一看,看完之后,只有四個字——心服口服。
他豎起一根大拇指:“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
“大王空手套白狼的本事真是一絕。”
這話句句帶刺,聽得朱樉很不爽。
他大聲反駁:“本王是以制糖的技術入股,技術是無價的,你懂嗎?”
‘這小子讀了書以后,把巧取豪奪都說的那么好聽。’
劉伯溫心里腹議一句,他提出一個關鍵問題。
他看到朱樉將大頭,五成劃到了自己名下,剩下的兩成分給了淮西勛貴。
朱元璋可是雁過拔毛的主,別人吃肉,他喝湯可能嗎?
“陛下那邊,你準備給多少干股?”
朱樉比出三根手指,“最多三成,多的一分一厘都沒有。”
“如此分配,恐怕陛下不會輕易答應。”
劉伯溫十分清楚老朱的性格,說好聽點是霸道,說難聽點就是貪婪。
朱樉神秘一笑,“我不僅要他答應,還要讓他心甘情愿地再掏一筆錢給我。”
看到他充滿自信的笑容,劉伯溫很不看好,心中暗道:‘你爹那個鐵公雞一毛不拔,不倒找你要錢就偷著樂吧。’
他還沒說話,朱樉就大手一揮:“為了感謝你和來復方丈,一直以來辛勤工作。”
“本王決定把你們三個月的俸祿,換成一厘的干股。”
“都是應該的,你們不用謝謝我了。”
釋來復在寺廟里敲木魚,就劉伯溫一個人在府里,他現(xiàn)在激動地說不出話來,在心里謝謝朱樉的全家。
朱樉將標注好的契書,一股腦的塞給了總管太監(jiān)王德發(fā)。
“老王啊,按上面的名字,派人送到每一家府上。”
“千萬不要搞混了。”
王德發(fā)粗略地翻看了一下,抽出一張問道:“王爺,韓國公那邊還沒有派人送錢來。”
“這張也要送過去嗎?”
朱樉點頭說道:“沒有人可以欠本王的錢,哪怕是宮里也不行。”
“韓國公那份欠債,本王會親自上門討要。”
“其他的,你照做就行了。”
“奴婢遵命。”王德發(fā)領命,下去分配人手。
朱樉百無聊賴,回房換了一身衣服,正準備進宮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