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蓋殿內,金石鋪就而成的地板上,戶部尚書茹太素仰面朝天就那樣躺成了一個大字。
茹太素露出一臉解脫的表情,他的嘴角還掛著如釋重負的微笑。
這個笑容看在其他大臣的眼里,更加顯得格外凄涼。
圍觀的大臣們心中頓生兔死狐悲之感,徐達正在看好戲的時候,突然聽見御座上那人點了自己的名。
“老臣遵旨。”徐達邁著四方步上前走了幾步,用腳尖輕輕踢了躺在地上的茹太素兩腳。
徐達黑著臉訓斥道:“茹尚書,御前又哭又笑成何體統?還不快從地上起來。”
聽到徐達的聲音,茹太素這才睜開眼睛,一臉迷茫地看向四周。
“老朽這是到了閻羅殿嗎?”
此話一出,人群中響起了一陣哄笑聲。
“茹尚書真是好大的膽子,居然在這金鑾殿上打起了瞌睡。”
“陛下面前倒頭就睡,不愧是陛下盛贊的‘茹大膽’。”
……
朝堂上議論紛紛,聽著臺下傳來的嘈雜聲,朱元璋的眉頭微微皺起。
黃狗兒一看皇上有要發火的跡象,心道一句“不妙”。
黃狗兒趕忙出聲,喝止臺下眾人。
“陛下在此,還請諸位大人保持肅靜。”
黃狗兒尖細的嗓音在殿內回蕩著,大臣們一聽才發現朱元璋還坐在上面,不約而同閉上了嘴巴。
朝堂頓時安靜了下來,茹太素剛才在同僚面前出了一個大丑,他一臉愧疚直接跪在了地上。“老臣一時孟浪,剛才在君前失儀。老臣自知已無顏面對君父,求陛下開恩,讓老臣乞骸骨吧。”
對于茹太素這樣的傳統讀書人來說,出來混就講究一個面子。對他來說在朝堂上丟臉絕對要比殺了他還難受。
現在茹太素已經回過味來了,剛才因為他的情緒太過激動才會誤解了皇上的好意,皇上要是真的想要鳩殺自己又怎么會選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呢?
因為他的原因,鬧出了一個天大的誤會。茹太素自覺沒了顏面在官場上混了,他現在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告老還鄉。
可惜的是朱元璋并不會輕易讓他如愿,在朱元璋看來,為人清廉正直的茹太素是他最喜歡的那一類官員。
朱元璋板起臉,沉聲說道:“茹愛卿,朕剛剛才跟你說了‘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你給朕的回答是‘丹誠圖報國,不避圣心焦’。”
“現在茹愛卿又要跟朕提告老還鄉,莫非你剛才的話都是用來誆騙朕的?”
聽到皇上質問自己,茹太素今日是啞巴吃黃連——心里苦啊。
茹太素跪在地上,濕紅了眼眶。他的聲音都帶著哽咽,“老臣自從擔任戶部堂官以來,國庫年年空虛,還連累了朝廷上下過得拮據,這都是老臣一個人的過錯啊。”
朱元璋的生活雖然是歷代皇帝中最為簡樸的,但這一點都不妨礙他花錢方面是大手大腳的啊。
他現在有二十五個兒子,大明就有二十四個藩王,在各地新建的王府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還有逢年過節,宮里對王爺還有公主、王子、郡主的賞賜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大明現在是越來越強盛了,朱家的子孫們也過得越來越奢侈了。
在朱元璋看來,他打天下可是歷盡了千辛萬苦。
朱家子孫們維持奢侈生活所需要的銀子理應由大明的國庫來支出。
而且朱元璋還給朱家的子孫留下了一項特權,那就是永遠都不用向大明的朝廷交稅。
要是朱樉在場,一定會大罵老朱就是造成明末財政危機的元兇。
可惜朱樉不在這里,朱元璋自鳴得意,他給子孫留下了一個取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