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搖了搖頭,他說道:“兒臣沒有這樣想過,既然二弟敢在父皇的面前這樣提,說明他是沒有私心的。”
聽到朱標這樣講,朱元璋臉色緩和了一些。
他這一生最重視的就是親情,朱標跟朱樉都是他的親兒子。
這兩兄弟要是鬧到了兄弟鬩墻的地步,朱元璋覺得到死那一天,他都閉不上眼睛。
朱元璋輕聲問道:“標兒,那你為何不同意你二弟的提議呢?”
朱標躬下身子,恭敬的回答:“兒臣只是覺得開國老將們年事已高,要是再過幾年,大明軍中難免會陷入青黃不接的窘迫?!?
“以兒臣之見,應該加派一名年輕將領充任信國公的副手。既可以增長閱歷,將來又可以成長為我大明軍中的棟梁之才?!?
聽到這句話,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了笑意。大兒子居然知道往二兒子的地盤里摻沙子了,看來這些年,朱標也成長了不少。
朱元璋笑著問道:“標兒,你那里可有合適的人選?。俊?
朱標大聲說道:“兒臣覺得開國公年輕有為,正是信國公副手的不二人選。”
自從鄭國公常茂因私通庶母,蓄養私兵被下獄以后,看在已故功臣常遇春的份上,朱元璋又加封常遇春的次子為開國公。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他說道:“那常升可是標兒你的小舅子啊,你就不怕別人在背后說你太子朱標任人唯親嗎?”
朱標搖了搖頭,認真的說:“常言道:舉賢不避親疏。常升是個可造之才,兒臣為國舉才,兒臣的心中絕無半點私心又何懼他人的閑言碎語呢?!?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既然標兒你提出來了,那咱就下旨讓常升統領這支備倭軍?!?
說完,朱元璋就派人去找邵質擬旨??吹竭@一幕,朱標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笑意,不過他的笑容里包含了一絲苦澀。
……
當欽差帶著朝廷的旨意來到征南軍的大營里,朱樉拿著圣旨直接傻眼了。
前來傳旨的欽差正是他的老熟人卓敬,卓敬在早前一直在宮中擔任起居郎。
因此,跟朱樉打了不少照面。
朱樉一臉不可置信道:“老頭子就為了這么屁大一點事兒罰了孤一年的俸祿?他那么有本事怎么不朝著朱萬福撒氣呢。”
卓敬是少年神童,今年不過三十五歲就擔任了戶部的給事中。
能在皇帝身邊隨侍,卓敬生的濃眉大眼,一臉正氣,站在那里就氣宇軒昂。
卓敬笑著說:“新豐郡主深受陛下跟娘娘的寵愛,郡主尚在懵懂之年,陛下又怎么會忍心怪罪于她呢?”
說著,卓敬又補充了一句?!暗钕律頌槿烁福匀皇谴ぶ魇苓^了。”
聽了這話,朱樉心里頓時好受了很多,孩子不懂事犯了錯,找他這個當家長也是情有可原嘛。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朱樉突然發現眼前這個中年文官實在是會說話,肯定是個難得的人才。
朱樉眼珠子一轉,他邁開步子上前一把攬住了卓敬的肩頭。
卓敬是個文官,還不習慣跟武將打交道的方式。
看到朱樉這樣熱情,他感到受寵若驚。
卓敬向后退了半步,彎著腰拱手道:“殿下乃是千金之軀,這樣實在是折煞了下官。”
卓敬是皇帝的臣子,當然不會對朱樉這個藩王自稱微臣了。
朱樉對他說道:“卓大人是本王的老相識了,咱們好久不見,待會組個局,跟本王痛飲幾杯如何???”
卓敬苦著臉,拒絕道:“下官還要趕著回京,就不勞煩殿下了。”
他是戶部給事中,負責監察整個戶部的重任。
朱樉不由分說,上前一把拉住了卓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