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葛氏仙族的覆滅。
如何瓜分云武郡和零陵郡的地盤,就成了各方需要解決的問題。
推恩法令的本質,是允許將一郡多分。
但原有的地盤就只有這么多。
不會因為突然出現了好幾個筑基仙族,就會連帶著地盤也翻上好幾倍。
因此,倘若分得太多份,各家拿到手的只有幾個縣,就會給人一種照貓畫虎的感覺,所謂的筑基仙族也就成了笑話,
這些筑基散修心里也都有數,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如愿。
更重要的是。
一旦獲封了筑基仙族,基本意味著勢力范圍已經固化。
因為冊封不僅是“封”,本質上還是一種“令”。
如果想要再擴張勢力,就只能在鄰近之地下手。
這種事情大乾朝廷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他們甚至巴不得相鄰的仙族發生摩擦。
但是——
假如已經受封的筑基仙族,可以沒有任何顧忌,肆意吞并別處的筑基仙族,并且將其劃分飛地。
最終的結果就是。
中魚先吃小魚,大魚再吃中魚,最后只剩幾個獨立于京師之外的巨無霸。
事情到這一步就變性了。
因為分封的定義,是皇帝將自顧不暇的領土分給臣子,再以臣子為媒介征收各種賦稅與徭役。
倘若皇族修仙,那么這還多了一層通過吸納臣子壯大國力的意思。
可是如果臣子的地盤有一天比皇帝還大,甚至除了京師之外都歸臣子所有。
這不就倒翻天罡了!
到底是你封我,還是我封你?
大乾皇族顯然不是傻子,筑基修士們同樣不是。
分封是賞,同樣也是一種畫地為牢。
如果不考慮長遠。
很有可能等自己坐化之后,仙族就會被重新打回原形,最終落得一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達成了一個共識。
——寧缺毋濫
與其大家相互惡心,倒不如由一部分人將手里的這點利益換成實際的好處,再等待下一個機會。
大乾還有其他三十四家筑基仙族。
犯不著在這兩棵樹上吊死。
有了這種想法,接下來就是出價的問題了。
普遍的共識是。
誰能彌補大家的損失,那么他就可以優先組建筑基仙族。
這本身對財力也是很大的考驗。
不過,有人是樂在其中的。
比如平原郡趙氏仙族的趙金成。
他們本來就在平原郡控制著相當一部分郡縣。
只要再從云武郡扯下來一點。
那么,他們趙氏仙族控制的地盤,基本不會小于已經拆分過的平原郡和云武郡。
這能保證趙氏仙族在未來擁有足夠的發展潛力。
想到這,趙金成立刻提出了要云武東邊諸縣的要求。
他的胃口不算很大,所以與旁人的利害關系不大。
不過,其他筑基修士肯定不能看到趙金成笑著走出去,絕對要把他掏空了才能讓其達成目的。
這一點趙金成心知肚明。
但他覺得這筆買賣還是劃算的。
除了趙金成,原有的云武郡理論上還能再容納一個筑基仙族。
這可是從無到有的。
凡是有財力的,現在都想爭一爭。
至于茍延殘喘的鄭氏。
所有人都默認了他們的下場。
——可活
但是只能保留仙族的駐地,云武坊市,云武郡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