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要去城里,這新衣裳肯定是要做一身,不然難免讓人看輕。
兩兄弟想說大可不必,畢竟他們是什么家庭就是什么家庭,這哪怕穿的再富貴,家里情況就那樣。
可惜家人不顧他倆的反對,無論如何,都要搞一身好料子,拿來。
家里人這幾天把家里的事情都忙活完,該走的親戚都走一遍。
就在大年初四這一天路上的雪都已化了,可能因為是南邊的關(guān)系。
這邊在過年之前就已經(jīng)下了幾場小雪,但都不大。
落到地上沒一會,就已經(jīng)化為了雨水,所以哪怕蘇辰安他們打算出去玩?zhèn)€雪。
都沒有雪給他們玩,今天一家十口人,全部一起出發(fā)。
牛車上面此刻已經(jīng)塞的嚴嚴實實,他阿爺更是只沾了個屁股邊,其余的地方全部都留給其他人。
幸虧買的牛車架子還挺寬,10個人也是坐的。
畢竟人家蘇大牛,每回拉著人去城里面趕集,別說十幾個,這時候的人大多瘦骨嶙峋,所以有時候二十幾個人也是可以拉的。
反正蘇家人是不會這么對待自家的牛,這可是他們老蘇家的寶貝珠子。
每天都要去打新鮮的牛草割來喂給它,就連牛棚也是定期清理牛糞。
把這頭名叫大黑的大水牛,伺候的舒舒服服。
而它最累的時候,也就是天熱那段時間,小叔天天駕著牛車去城里賣涼粉。
估計還有個忙碌的時候,也就是今年春耕,今年春耕再也不用像別家去借牛。
以前輪不上他們的時候,又為了跟老天爺搶時間,都是人力在前面拉。
一畝田下來那是渾身的肩膀都不成樣子。
一家人坐在牛車之上擠得嚴嚴實實,還怪暖和的。最冷的也就是他爹和小叔。
等到一家子進城之后直奔他們的鋪子,王桂芬和蘇有根看著牛車越走越偏。
人家前面的大酒樓,這會門庭若雀,他們倒是越走越偏,這邊都沒什么人來。
心里不免有些打鼓,這位置這么偏,到時候會不會有生意。
不過還是相信兩個兒子,等他們終于來到了自家的店鋪,剛把牛車停好。
等到他爹拿出鑰匙把大門一開,大家趕緊蜂擁而進。
王桂芬也不覺得這地方偏僻,這會也不說什么難聽的話。
實在是這么大個鋪子,后面的空間是真的大,以后他們一家人要是進城里來都有個歇腳的地方。
等繞過后院又是一片小溪,而院子里面還有一面水井。
按理來說沿溪而建一般都不會打水井了,沒想到這原來的主家還怪講究的。
這有一個水井也好,以后他們的涼粉也有地方能夠冷藏。
院子里面還有一棵大大的石榴樹,角落的旁邊還種著一些觀賞的竹子,以及幾棵桂花樹。
這古代的人家一般家家戶戶有些講究的,大部分都會種點桂花。
主要是味道好聞,寓意也好,蘇有根和王桂芬,以及一家人到處把整個院子都轉(zhuǎn)了一圈。
隨后王桂芬大手一揮,帶著家里的女眷,就開始把后院這幾間房子收拾出來。
至于家里的男人則是,一邊說一邊規(guī)劃,蘇辰安則是根據(jù)自家小叔叔的建議拿著毛筆用紙張把對方大概的設(shè)想畫出來。
并且時不時還會提幾個小建議,比如說收銀的地方放在哪里,在一個他們的招牌。
還有如何把人流量吸引到這邊來,打響他們的名聲。
等確定了招待客人的地方的布置,兄弟倆就準備出門去找木匠了。
好好的趕一趕工期,最好是在這段時間,就把東西制備齊。
原先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