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他們明月樓這一次可是賺大了,畢竟是擊鼓傳花。
是按照座位的順序開始,其實不少人能夠來到這里,大部分都已經準備好了一首自己覺得非常不錯的詩詞。
再說了,今日元宵佳節,以元宵為主題的詩句當然也是準備的夠夠的。
哪怕連蘇辰安他們也沒有落下,因為有了沈伯伯的指導,幾個人這段時間進步也是十分明顯。
今日出發之前還拿來好幾篇的詩給張夫子檢閱,主要是害怕他們作出來的詩,到時候在文人雅士的面前丟人。
好在張夫子看過之后點了點頭,讓他們自主創作,不用管那么多條條框框。
他這幾個得意愛徒,自家二弟子,想法新奇,立意深重,切入問題的點又快又準。
小弟子雖然沒有二弟子那般有悟性,但是因為年紀小心思純真,作出來的詩句到十分的具有靈氣。
可以說這兩師兄弟各有各的好,至于他孫子和他學生,這一方面就稍顯平庸。
但那只是相較于這兩人比而已,其實說句實話,這兩個家伙比許多的同齡人,已經要好上很多了。
這前面陸陸續續有不少的詩句作出來,蘇晨安他們覺得好的詩句都用筆記本給抄了下來。
畢竟以后也能夠稍微借鑒一下這些人做事的風格,看看人家的事有骨有節有血有肉。
反正他們還小,多讀,多看,多學總是沒錯。
而他們這一個行為也是讓坐在上首的陳大人第一時間就發現了。
他倒是對這幾個孩子有些印象,畢竟這幾個人可都是沈舉人帶過來的。
跟沈舉人搭著邊的,應該學問上面,也不會太差,起碼讀過的書就應該挺多。
此刻看著那群孩子一個兩個低著頭拿著個本子,手上倒不知道拿著個什么東西,在那邊寫寫畫畫。
出于好奇的陳大人,趁著現場熱鬧無比,不知不覺就已經繞到了那幾個小兒的后面。
當看到對方上面記載著的東西竟然是此次文會上面一些比較好的詩句。
這個他倒是有些猜想,不過沒想到的是他們用來寫字的工具,如果他沒看錯的話,貌似就是一節木炭。
這木炭被削的小小尖尖的用布頭包住,這寫在空白的冊子上面倒是十分的醒目。
最重要的是,寫的非常的快,沒看到不遠處那個角落里面特意被安排來抄寫的那位讀書人。
手里四五只筆,整個人忙碌的不行,旁邊更是還有一個人幫扶著對方,給他添墨,遞筆。
就那樣的情況下對方都累的不輕,再看看眼前這幾個小童輕輕松松,一首詩就抄的工整又明白。
陳大人覺得這個用來記東西的小玩意兒還的確挺不錯,有時候外出尋訪,這旁邊的文書要是能夠添置上這兩樣東西。
最主要的是這個小本子,質地堅硬,里面應該是放了一層固定的東西。
這才讓這幾個娃娃隨時隨地都能夠想寫就寫。
以后的效率估計也會更高一些,而蘇辰安在把詩寫下來之后。
感受到一股被注視的目光,當他錯愕的回過頭。
沒想到坐在上面的陳縣令不知道什么時候走到了這邊,而且還走到了他們后面,也不知道站了多久。
“拜見大人,不知大人可是有事問?”
陳大人挑了挑眉頭,沒想到眼前這孩童不卑不亢。
面對他的突然襲擊,臉上除了一開始有些慌亂,后面可是鎮定無比。
瞧瞧他身邊其他的幾個小伙伴,眼里除了恭敬有余,還帶著一些小小的懼怕。
如此看來,眼前這小兒冷靜的還有些與眾不同。
“哦,你這小童,倒是聰明,那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