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生活如同平靜的湖面,沒有一絲漣漪,除了勞作還是勞作。
張二牛和張三牛布下的陷阱與日俱增,兩人都較著勁,誓要成為第一個套住兔子的人。
時光飛逝,轉眼半個月過去了,這天,兩人像往常一樣上山查看各自的陷阱。
張二牛迅速掃視了一圈,一只獵物都沒逮到,有一處陷阱的麻線斷掉了,野兔逃之夭夭,只留下幾根兔毛。
這樣的情況,他已遭遇多次,每次都眼看要成功了,可獵物總能逃走。
一想到這些,他就像泄了氣的皮球,長嘆一聲,看來下次得換根更粗壯的麻線了。
沒有經驗豐富的人指點,張二牛只能在失敗中艱難摸索,因為欲望越大,動力越大,而張二牛有著源源不斷的動力。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獲一寶。”
這句話猶如一把金鑰匙,開啟了智慧之門,揭示了老人經驗豐富的真諦。
然而,在現代社會的洪流中,這句古話或許已如明日黃花,漸失其光澤。
在現代社會,信息如潮水般洶涌,科技如旋風般迅猛發展。
年輕人憑借著對新知識的敏銳感知和快速接受能力,如魚得水地游弋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里。
而部分老人,雖然經驗豐富,但可能在面對新技術、新觀念時,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不過,我們不能因此就否定老人的價值。我們如今所擁有的一切,皆是建立在老一輩人所奠定的基礎之上。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突然,不遠處傳來張三牛激動的呼喊:
“二哥,快過來,這兒抓住一只野兔,還活著呢!”
張三牛雙眼放光,死死地盯著半空中那只被懸吊著的野兔,野兔不時蹬一下腿,似乎在證明自己還沒斷氣。
張二牛聞聲飛奔過來,看到那只半死不活的野兔,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眼睛瞪得如銅鈴一般。
他急忙伸手去抓兔子,他懷疑這兔子是假的,張三牛趕緊拉住他,說:
“兔子急了會咬人,別直接用手抓,先把它打死。”
兩人默契配合,張三牛把樹枝壓彎,張二牛則按住兔子,拿起石頭對著兔子的后腦勺狠狠地砸了兩下,野兔瞬間就沒了動靜。
張二牛拎著兔子的耳朵,估摸這兔子得有 5 斤多重,可他還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張三牛將陷阱精心布置,張二牛則全神貫注地盯著,小眼珠子靈動地轉著,仿佛在偷師學藝。
最后,張三牛把枯樹枝放在陷阱兩旁,只留下一條狹窄的通道給兔子,兩人便朝下一個陷阱走去。
誰知,幸運接踵而至,兩人在另一處陷阱發現了一只野兔。
不過,這只野兔看似早已命歸黃泉。
為了保險起見,張三牛提醒道:
“二哥,兔子擅長裝死。”
言罷,張三牛撿起樹枝戳了戳野兔,發現它身軀僵直,的確毫無生氣。
目測一下,這只兔子的份量恐怕超過了 5 斤。
張三牛急忙收拾好陷阱,打算趁還有時間再設置兩個。
然而,張二牛出言阻攔:
“我們早點下山,太晚回去路上人多。”
張三牛轉念一想,確有道理,被人撞見就有技術泄露的風險。
張二牛提著兩只總共超過 10 斤的野兔,和張三牛鬼鬼祟祟地下了山。
兩人把一個竹簍里的青草刨出一部分,將野兔深埋其中,然后四處張望,活像兩個偷了東西的賊。
確定沒有被人發現后,兩人相視一笑。
在古代,誰家要是有一門獨門技術,都會藏得嚴嚴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