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一個金色胖子喊了句你過關!
他相當寶貝的把圖紙拿起來看,這是一張概略圖,講述了木炭車的原理,木炭車主要原理是在火爐中燒木炭,一邊燒一邊往木炭上噴水,使其燃燒不均勻產生煤氣,利用煤氣推動汽車前進。
好處是技術簡單,燒木柴,準確的說是燒煤氣,車上有個煤氣發生器,生成煤氣后輸送到經過改裝的發動機內,發動機可以燃燒煤氣給汽車提供動力,這套設施簡單,生產工藝較為容易,非常適合現在缺石油的中國。
壞處則更多,想把一輛木炭車開起來要先把火爐燒起來,啟動時間至少在10分鐘內,需要配兩個人,一人駕駛一人在車廂后添柴。
動力有限,僅能開到每小時40km左右,上坡非常艱難,不能過多載重,設備雖易于生產制造但零碎太多,難以清理保養。
不可靠,木炭車經常熄火,作家老舍對此深有感觸,有一次他去坐木炭車,那車在路上多次趴窩,還要乘客下來推,他有感而發作了首打油詩:
一去二三里,拋錨四五回,下車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簡單掃過一遍圖紙后,李秦武將其放下,然后目露思索之色。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更精彩!
湯先生看李秦武的眼神有些忐忑,湯先生可是個實誠人,他給李秦武看的圖旁邊批注了該車優劣,其中劣勢占據了一大半,他有點擔心眼前這位富哥看不中他的設計。
看不中就看不中吧,湯先生自我安慰道,反正自己鐵定會把木炭汽車搞起來的,到此來也只是希望借助巨龍公司的工業基礎和資金研究罷了,實在不行他一個人干也能把項目推進下去,只是速度會慢很多。
在他胡思亂想之際,李秦武一拍桌子道:“好!!這個項目我投了!不知湯先生有何需求,近可來提,巨龍工廠的資源都可為湯先生調遣,只望湯先生能盡快做出可堪大用的木炭車!”
啊?這就同意了?
湯先生有些不可置信,他試探的指著圖紙道:“李先生,你還是好好看一下圖紙吧,上面標注的問題很多,我自己試驗時也覺得木炭車上限不高,如果你擴大投資,很可能做不出合適的商品,這恐怕會對你公司的運營造成影響!”
李秦武斬釘截鐵道:“湯先生不用再說了,這項目巨龍鋼鐵廠投資了!工廠內新建的5座廠房交給湯先生座實驗室,要什么設備工廠也給你配齊,研究資金的話,先暫定為10萬大洋,花完以后再加10萬!”
湯先生表情管理都失衡了,眼前這年輕人怎如此大氣?10萬大洋說投資就投資了,眼皮都不眨一下的嗎?
李秦武的想法很簡單,后世木炭車雖被淘汰了,但它可是輝煌了60多年,60多年的使用期足夠大規模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