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活生生的例子(求訂閱)
俗話說,置身事外,誰都可以心平氣和,身處其中,誰還可以淡定從容。
現在的情況就是,吳紅杰等人把好奇心放到了老李怎么得罪了阿松上面,卻沒有人關注老李怎么擺脫阿松的糾纏。
憂心忡忡的老李實在不想和阿松糾纏,然而為了吳紅杰能給自己幫忙勸說阿松,只有耐著性子給大家講述事情的經過。
老李的這家檢測公司主要做的就是車況鑒定業務,平時還給人調個表啥的掙點外快。
他的公司不大,只有一間店面員工總共就兩個人,老李是老板兼首席檢測師,外加大工、中工、小工,媳婦是財務總監、前臺接待順帶負責店面的衛生。
今天下午老李剛從外面給人調完表回來掙了三十塊錢,就遇到了來做車況鑒定的阿松。
車商們需要交際,搞好和同行的關系,相互之間傳個車,或者相互拼縫掙個茶水錢,還有就是要拉攏4s店的高管們,才能搞到更多的車源。
像老李這樣搞二手車鑒定的同樣要交友廣泛人緣好,尤其是和車商們的關系要融洽,車商們才會在客戶要求做車況鑒定時首先考慮老李,關照他的生意。
所以評估師和車商不一定是矛與盾的關系,也可能是合作共贏的伙伴。
絕大多數的評估師和絕大多數的車商不會在車況鑒定時搞貓膩。
但是有的評估師不敢得罪車商,哪怕打廣告時號稱兩百多項檢測項目,墻上貼著非常清晰的檢測流程,實際在車商領著客戶來做車況鑒定時,會根據車商的暗示,或者事先約定好的套路來給車子做出鑒定結果。
個別的評估師和個別的車商相互勾結,故意隱瞞火燒水泡大事故,把大問題說成小故障,把小問題鑒定成沒毛病,就成了相互默認的潛規則。
車商順順利利的賣出了車子,評估師掙到了錢,兩好擱一好大家都嗨皮高興,就是苦了來買車的客戶。
老李知道自己的技術一般般也不敢得罪車商,平時盡力滿足他們的要求,可現在是客戶自己開著車來的,他不知道這輛奕澤屬于哪個車商,與自己有沒有合作,需不需要在鑒定結果上做手腳。
老李一邊穩住客戶,一邊開始旁敲側擊套阿松兩人的話,結果兩位客戶好像因為什么事情爭吵,都沒有搭理他。
第三方檢測公司一般會和客戶簽訂合同,并且合同分成了兩種。
最普通的合同就是出門概不認賬,不對任何結果負責,哪怕沒開一百米遠拉缸了也和評估師沒有關系。
最嚴格的合同規定如果評估師沒有發現車子的問題,需要賠償客戶的損失,這種合同完美的保證了客戶的利益,當然價格也更高一點。
兩位客戶停止了吵架,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懂還是忘了合同的事情,竟然只是一個勁的催促老李快點檢查車況。
開始時老李因為不知道是哪位車商的車源,擔心自己搞砸了,事后被車商找上門秋后算賬。
如今客戶不提合同的事情,他當然樂的裝糊涂也沒有提這件事,獅子大開口要了五百的費用之后,年輕的客戶一口答應,連還價都沒有還。
老李拿出了吃飯的家伙事提心吊膽的開始檢查,這輛奕澤沒有手續他也不管,按照流程從外觀,到發動機艙,到內飾,到后備箱……上了臺架之后又做了路試……
老李一邊檢查一邊填寫檢測報告,折騰了將近兩個小時,這一通檢查下來,奕澤的車況鑒定結果出乎意外的好。
這輛奕澤的變速器有頓挫的現象,后備箱和轉向系統有異響,剎車有點異響,其它就沒有毛病了。
除了這幾個無關痛癢的問題,可以說是精品的車況,好到老李都懷疑是不是自己技術太差,沒有找出來隱藏的毛病。
也難怪老李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