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看了一眼旁邊的劉琦,苦笑道:“看來咱們都屬于不入流之列。”
劉琦皺著眉頭,滿腦子都是漿糊。
諸葛亮龐統(tǒng)徐庶三人,這么年輕,舞文弄墨水平入不了蔡琰的法眼,也實(shí)屬正常。
畢竟他們要么是政治家,要么是職業(yè)軍師,寫文章本來就不是長項(xiàng)。
但他可是抄了半篇洛神賦啊。
難道那千古名篇,蔡琰也看不到眼里去?
他站起身來道:“請問小娘,那劉君的文章怎么了?”
旁邊蔡和嘲笑道:“還用問?中下成之作,狗屁不通,難稱文章唄。”
里面的聲音道:“這位劉君,通篇抄襲無名氏之《神女賦》,非誠意之人。”
“我抄襲?”
劉琦心頭駭然,難道這蔡琰,也是個(gè)穿越者?
他試探著問道:“奇變偶不變。”
里面之人愣了半晌,輕聲道:“不知道郎君在說什么?”
旁邊蔡和已經(jīng)捧著肚子笑的前仰后合:“你以為,就你知道那篇《神女賦》?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天下人誰不知曉?
哈哈,笑死我了,抄來的文章,也敢來濫竽充數(shù)?”
龐統(tǒng)面露尷尬之色,小聲對(duì)劉琦道:“原來你寫的是這篇?
你要抄也抄一篇名氣小一點(diǎn)的。
這篇《神女賦》已經(jīng)是人盡皆知,你當(dāng)眾抄來,豈非自取其辱?”
“等一下,”劉琦突然想起一件事,問龐統(tǒng)道:“你所謂的《神女賦》,末尾幾句是什么?”
諸葛亮脫口而出道:“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這篇文章,恐怕所有人都會(huì)背誦。”
劉琦這才明白,這篇文章只有半篇。
根本不是存在第二個(gè)穿越者。
敢情這是他給甘瑰寫的字帖,不知道怎樣流傳出去了。
幸虧當(dāng)時(shí)只寫了半篇,還留了下半篇給他發(fā)揮。
他微微一笑道:“我這里還有一段文章,要是小娘依然覺得難稱佳作,那在下便終生再也不寫文章了。”
蔡和撇了撇嘴道:“你做文章本來就不通,就算終生不做,也只是節(jié)省了紙張。”
在場眾人發(fā)出一陣輕笑。
劉琦拿起筆,淡然看著蔡和道:“我寫這段文章,要是蔡小娘覺得不好,那我便回兗州老家,再也不來荊州。”
“你說的,”蔡和眼睛一亮,激動(dòng)的站起來道:“大家都聽見了,這可是他親口說的。”
劉琦道:“要是這段文章,能入得了蔡小娘法眼,你該怎么辦?”
蔡和咬了咬牙道:“要是里面的佳人真說好,那我也終生不寫文章,回蔡州老家耕讀去。”
他覺得這么長時(shí)間,蔡琰一個(gè)人的文章都看不中,豈能看上劉琦的文章?
“你這不是作文,是作死,”劉琦淡然一笑,隨即開始伏案疾書。
三國之荊州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