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劉協聽到劉和的稟報,眼睛不由一亮,欣喜道:“快把玉璽呈上來。”
“諾!”
劉和把檀木盒交給黃門官手里。
黃門官接過來,剛要轉身送給丹墀之上的天子。
董卓突然在旁邊道:“先拿來給老夫看看。”
那黃門官猶豫了一下,董卓身后的呂布已經大踏步走上前去,一把把木盒搶過來,然后交給董卓道:“義父請看。”
董卓滿意的點了點頭,把玉璽拿在手里,側首仔細端詳。
大殿之上的一眾漢室舊臣一片嘩然。
太尉楊彪怒道:“董太師,玉璽得而復失,該當送于陛下才是。”
董卓頭也不抬的哼了一聲道:“如今老夫暫代國政,每日發布詔令不計其數,難道每份詔令,還要從郿塢送來長安蓋印?
依老夫看,這玉璽還是暫時存放于郿塢吧。”
大殿上的眾臣聞聽此言,竟然不準備把玉璽交給天子,大家更是炸了鍋一般。
“玉璽竟然不交到天子手中,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這大漢都城是在長安,還是在郿塢?”
“我從未聽聞有如此荒唐之事。”
眾人雖然義憤填膺,但對董卓的暴行也早已習以為常。
畢竟董卓連皇帝都敢廢立,連后宮嬪妃都敢淫辱,先帝陵寢都敢盜掘,他還有什么事不敢干?
董卓掃視了眾臣一眼,輕蔑的笑了笑,對呂布道:“把玉璽交給陛下,鑒別一下真假。”
呂布仗劍拎著玉璽,徑直來到丹墀之上,把寶璽放在龍書案上,淡然道:“請陛下觀之!”
劉協害怕呂布的淫威,身軀不由自主的向后靠了靠,然后拿過玉璽仔細觀摩了盞茶工夫,篤定道:“此正是傳國玉璽無疑!”
有了這句話,呂布又把玉璽拿過來,交到董卓手上。
董卓已經聽到劉協的肯定,哈哈大笑道:“荊州劉表,無愧于老夫厚待。
不止奪回玉璽,還誅殺逆賊袁術,陛下應將其重重封賞才是。”
劉協輕聲道:“劉表有功于社稷,朕封其為鎮南將軍,宜城亭侯。
其子劉琦,忠心不二,平定州郡。
朕封其為奮武將軍,關內侯。”
一日之間,父子雙雙封侯,這在有漢以來,還從未有過。
只不過如今大漢王朝已經風雨飄搖,為了獎賞功臣,皇帝什么樣的封賞都能做出來。
難得的是,董卓也同樣迫切,想要獎賞劉表父子。
畢竟劉表是少有幾個,他封出去的封疆大吏,沒有造反的。
而且非但沒有反叛他,劉表還將當初反叛他的首領之一袁術誅殺,連傳國玉璽都給送了回來,這樣的功績,比他手底下的嫡系將領都高。
要是不大加封賞,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董卓道:“當初劉表上書,為弘揚文教,特邀請蔡中郎去往荊州講學。
依老夫看,就讓蔡中郎去往荊州傳旨吧。”
朝臣中的左中郎將蔡邕聽聞此言,頓時心中一喜。
他曾經聽說過,劉表曾經上書,邀請他去荊州講學。
他雖然不明就里,但隱隱猜到,此事多半跟女兒有關。
要不然他跟劉表素不相識,劉表怎可能突然上書把他邀請到荊州?
要是能到荊州,不止逃出長安這座魔窟,還能跟女兒團聚,當然是兩全其美之事。
只可惜,當時董卓獅子大開口,提出要用傳國玉璽來換。
蔡邕知道后,如同被潑了一頭涼水。
他知道去荊州,也只是奢望而已。
劉表不可能從袁術手中得到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