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卻是到了彈盡糧絕之時,實在守不住了。
陸康掃視眾人一眼,沖著眾人一拱手,用他低沉的聲音道:“承蒙諸位信任,幾乎傾家蕩產,支持老夫守城。
但老夫著實力有不逮,恐難以支撐至明日黃昏。
老夫已下定決心,與城池共存亡。
城破之日,便是老夫一族死期。
還望諸位早做打算。”
喬公喃喃自語道:“難道城破,我等便必死么?”
旁邊有個中年人冷笑了一下道:“難道你還對孫策抱有幻想?
那孫策本就殘暴如野獸一般,之前攻下諸縣,對待反抗之人,無不屠殺鎮壓。
這皖縣抵抗一年半之久,將孫策軍牢牢牽制于此。
他豈能不對我等恨之入骨?
他率軍沖到城內,還有我等活路?
所以如太守之言,提前了解家眷,尤其是女眷,倒是省的受辱。”
陸康嘆口氣道:“據城外細作報來,孫策已然傳下屠城令。
城破之后,任由軍兵劫掠三日。
這城內,恐怕要生靈涂炭了。”
眾人聽了這幾句話,心情全都沉到了谷底。
他們之前看不起孫策,所以支持陸康抵抗。
可是沒想到那野蠻人,竟然把他們全都逼到了絕境。
既然孫策如此暴虐,他們的家眷必然沒有逃生的道理。
有人苦笑著對喬公道:“別人家倒還好說,你家兩位千金名聲遠播,要是城破,恐不知有多少軍兵沖至你府中。”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喬公咬了咬牙道:“老夫早已做好安排,城破之日,我兩個女兒必會提前自戕,以保清白。”
陸康長嘆一聲道:“若在太平盛世,女兒生的美貌乃是幸事,可如今這亂世,貌美卻是災禍。”
正在這時,突然有侍從匆匆跑了進來,對陸康驚喜交加的道:“太守,太守,大喜事。
剛剛有細作進的城來,稟報荊州援軍已經到了。”
“荊州援軍?”
陸康聞言,頓時神情一震,雙手抓住那侍從的肩膀道:“援軍在哪里?”
廬江郡抵抗了兩年之久。
陸康曾經向荊州、揚州各方都寫過求救信。
按說廬江隸屬揚州,如今受到攻擊,揚州刺史劉繇應當派人來救。
但劉繇能力平平,僅僅能夠自保,根本無法派兵來援助。
廬江上下便將所有希望寄托到荊州。
畢竟近年來荊州在大公子劉琦率領下,兵精糧足,連戰連捷,連孫策的主公袁術,都死在劉琦手下。
可未曾想,陸康求援信接連送往荊州,卻如泥牛入海,連封回信也沒收到。
那時陸康便意識到,或許廬江,根本就不在劉氏父子的眼里。
所以他便漸漸的死了求助的心。
可是沒想到,快要臨死之前,荊州的救兵竟然到了。
“援軍有多少人馬?”陸康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般,緊緊抓住那侍從的肩膀。
侍從道:“多少人不知道,但聽說已經在石亭,大破孫策軍。”
三國之荊州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