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還要救百姓,這怎么可能?
見大家都不信,劉琦站起身道:“諸位且先回去,稍安勿躁。
三日之后,看我如何輕取城池。”
大家滿臉都是不相信的表情,陸續(xù)走出中軍大帳。
這時劉琦吩咐陸遜道:“你去把隨軍所有匠人都叫過來。”
“諾!”陸遜乖巧的跑了出去。
不多時,便有四五個匠人模樣的中年漢子,被叫進了中軍帳。
這個時代行軍打仗,往往跟隨著許多民夫、工匠。
他們做一些粗使的活計,地位比普通軍卒還低。
此番這幾人被叫到劉琦中軍帳,所有人都緊張的手足無措,低頭不語。
甚至有人還擔心,莫非自己犯了什么錯事,驚動了劉大公子這位主帥?
劉琦清了清嗓子,問眾人道:“你們以前,可都是木工匠人?”
“是……是的……”
為首一人膽怯的小聲回答道。
“不要緊張,我把你們叫來,是有要事相托,”劉琦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然后從懷里拿出一榻蔡侯紙道:“你們看看,這樣的物件,能不能做?”
匠人們圍過來,只見那蔡侯紙上,似乎畫著一座小樓,有樓梯,有露臺,有扶手。
但奇怪的是,那小樓的底下,裝著一排轱轆,似乎還能推著走。
“公子,這是何物?”為首那匠人端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這能推動的小樓,到底有何用處。
劉琦道:“此物名為呂公車,乃是攻城利器相傳為當年太公呂望所制,故而得名。”
“這是攻城用的?”那為首的匠人聽劉琦解釋,頓時眼睛一亮。
普通攻城戰(zhàn),攻城一方多半使用云梯。
軍士向上攀爬之時,需要要騰出一只手,扶穩(wěn)梯子,保持身體平衡。
另一只手持武器,向上攀爬,很容易被守城軍射中。
但是這棟移動小樓則不然。
后方采用樓梯結構。
軍士向上攀爬,根本不用手扶,完全可以手持長槍,直接往上沖。
而頂樓跟城墻高度一樣,軍士可以直接沖上城頭殺敵。
“妙啊,這真是絕妙的主意,”匠人感嘆道:“要是多做幾部這樣的呂公車,軍士攻城豈不如履平地?”
另一人道:“這就像在城外,搭一座移動樓梯,如此城墻便不起作用了。
此車既是呂公望所制,距今也有千年之久,為何當今世上,卻無人知曉?”
劉琦心想,此車雖然借用了姜太公的名字,但實際上卻是宋代人研發(fā)出來的。
這后漢時代,當然沒人知曉。
他問眾匠人道:“你們到底能不能做?”
“做是能做,只不過,要制作這么多木輪,恐怕要耗費不少時日。”
“不用那么麻煩,直接拆馬車上的輪子用。”
“要是那樣,就簡單多了。”
三國之荊州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