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聲喊出漢軍的口號: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
出車彭彭,旌旗烈烈;
天子命我,征戰四方;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
漢室威武,威播四方;
……
董承看到這支大軍如此訓練有素,一時間竟然眼眶微紅,流出兩滴濁淚。
多少年,未曾見到如此威武雄壯的漢家軍隊了。
西涼軍跟土匪一樣,如今更是飛揚跋扈,只知有董卓,不知有天子。
關東各諸侯手下的私兵,全都效忠于諸侯個人,爭搶地盤,屠殺百姓,不知漢室為何物。
唯有這支軍隊,竟然還記得自己是國家羽翼,是奉天子之命,在征戰四方。
董承的車馬,像是檢閱軍隊一樣,緩緩穿過軍陣,來到城門前。
劉琦率領眾文武,躬身施禮道:“奮武將軍,關內侯劉琦,率以下,恭迎天使駕臨。”
董承趕忙下了馬車,上前握住劉琦的手,上下打量一番,微笑道:“快快請起,老夫在長安便聽聞,立下不世功業的劉公子,乃是一個翩翩少年郎。
沒想到劉公子,竟然如此年輕。
有公子在,真乃我漢室之福,社稷之幸。”
“將軍謬贊,”劉琦客氣了一句,然后道:“您遠道而來,一路風塵仆仆,請先到館驛休息。
我已備下酒宴,為將軍接風洗塵。”
董承擺了擺手笑道:“在下奉朝廷之命而來,不敢言辛苦。
還是先將詔書宣讀之后,再行其他事。”
“也好,”劉琦帶領眾人,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董承進城。
來到臨時廨舍內,董承拿出詔書,當眾宣讀道:“劉琦接旨。”
劉琦趕忙正一正衣襟行禮。
董承宣讀那份圣旨,是封劉琦為平東將軍,漢壽亭侯。
宣讀過后,在場所有文武全都興奮不已。
主公年紀輕輕,便被朝廷封為平東將軍這樣的名號將軍,前途不可限量。
他們跟著這樣的人征戰,心氣自然也足。
董承宣讀過后,將詔書遞到劉琦手中,微笑道:“大漢朝廷上一個如此年輕的將軍,還要說起之前的冠軍侯。
如今劉公子同樣弱冠之年,同樣執掌重兵,重現當年霍嫖姚之功業,指日可待。”
“多謝衛將軍夸獎,”劉琦接過圣旨,同時還有朝廷頒發的印綬。
沒想到漢壽亭侯這個封號,竟然封到了他的頭上。
也不知道將來關老爺,還能不能見到皇帝。
接下來,董承繼續宣讀圣旨。
那是封太史慈、甘寧、魏延、文聘、陳武等將領為校尉的詔書。
大家接過詔書與印綬,無不欣喜萬分。
其中文聘感到頗為詫異,他是奉主公劉表之命前來增援的。
沒想到大公子向朝廷表功的時候,也把他加到了里面。
詔書宣讀完畢之后,劉琦便準備好了宴會,宴請董承。
三國之荊州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