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有漢以來四百年的歷史,最大的威脅就來自于北方。
所以最強大的軍隊,也都部署在北方沿線。
自后漢以來,主要劃分為三支邊防軍,分別為涼州軍、并州軍、幽州軍。
其中涼州軍在西北,主要面對羌人作戰。
幽州軍在東北,主要是為了防備烏桓、鮮卑。
而并州軍在正北,承受最重的防守任務,敵人也異常強大,主要有羌人、匈奴、鮮卑等。
所以并州軍在三大邊防軍里,實力也是最強大的。
只可惜,自從并州刺史丁原被殺之后,呂布帶領整個并州軍,投入到董卓麾下。
而董卓身為涼州軍首領,當然優先照顧手下軍將,所以并州軍成了二等士兵,長時間處于被涼州軍將打壓、歧視的狀態。
重要位置都被涼州軍將占據,就算是并州軍首領呂布,在董卓手下也僅僅做個有名無實的中郎將。
并州軍的二號人物張遼,僅僅做個騎都尉。
更毋庸說其他將領了。
所以并州軍將有怨言,自然在所難免。
劉琦心里很清楚,未來王允能夠挑撥呂布,刺殺董卓,并非因為美人計,而是因為并州軍和涼州軍兩大派系之間,本來就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此番劉琦向小皇帝獻策,也正是要利用他們之間存在的這矛盾。
劉協聽了劉琦的話,稍稍猶豫了一下,隨即問道:“皇兄準備怎樣做?”
劉琦向外看了一眼道:“如今陛下身邊禁衛,恐怕都是涼州兵,那都是董卓眼線。
陛下一舉一動,都被報入董卓耳中。
有這些人隨時監視,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所以首要任務,便是將這些眼線換掉。”
劉協嘆息道:“那董卓豈能甘心,撤掉這支西涼兵,放棄對朕之監視?”
“放棄是不可能的,”劉琦道:“但讓董承王允前去勸說董卓,把陛下身邊之西涼兵,換成并州兵,卻完全有可能。
那并州軍中,呂布雖勇,但見利忘義,反復無常,難以托付。
唯有張遼,乃忠義之士。
若能讓他負責宮廷禁衛,保衛陛下周全。
到時再讓他歸心,如此就完成了第一步。”
劉協聽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憂慮道:“人心難測,那張遼畢竟是并州軍將,他不肯歸心怎么辦?”
“那就打到他歸心為止!”劉琦冷笑了一下道:“并州軍驍勇豪邁,桀驁不馴,最是崇拜強者。
只要把他打服,就不怕他不歸心。”
劉協聽到劉琦說的如此霸氣,欣喜道:“有皇兄為朕謀劃,朕頓時有種撥云見日,豁然開朗之感。
從現在起,皇兄就留在朕身邊可好?
朕封皇兄為……”
劉協想了一下,劉琦連忙打斷道:“臣身份需要隱藏,故而在陛下身邊,越不起眼越好。
另外,臣這名字恐為人所知,應當取一個化名,就暫時叫……劉平吧。”
“那倒也是,”劉協道:“朕就暫時委屈皇兄,以劉平之名,在朕身邊做個郎中。”
在后漢時代,中郎、侍郎、郎中都是郎官的一種,屬于皇帝近侍。
其中郎中是最低的。
郎官初被選中,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接著劉協又把董承叫進來,把劉琦所謀劃之事說了一遍。
董承聽完微微點頭道:“若在往常,想讓董卓換掉陛下身邊禁衛,或許不可能。
但如今荊州軍向潼關云集,大敵當前,西涼兵必然要趕赴潼關布防。
到時老夫與王司徒相約勸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