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趙家主附和道:“我也認捐。
但愿將來公子能坐鎮關中,選賢任能,讓我三秦之地重現往日輝煌。”
劉琦笑道:“我父子俱在荊州,如今進入關中,實乃意外之舉。
將來若能僥幸戰勝西涼軍,在下自會率軍回歸荊襄。
到時這關中,還是諸位之關中。”
大家聽了劉琦這幾句話,都覺得非常入耳。
其實這后漢二百年,關中底層大部分的權力,都掌握在這些豪紳手中。
只是后來董卓遷都長安之后,西涼軍掌控了一切,豪紳們權力被剝奪。
要是如劉琦所言,將來劉琦取勝之后,還要回歸荊襄,空出的權力自然又交回到豪紳手里。
這好日子不是又回來了?
大家不免群情激奮,趙家主高聲道:“我等除了捐納軍糧之外,也應各自派出部曲,相助劉公子盡快奪取長安城,驅逐西涼軍。”
“除了派出部曲,還應組織民夫,在軍前效力。”
所有人直抒己見,獻言獻策,為早日戰勝西涼軍做準備。
與此同時,長安城內。
賈詡聽到稟報,關中諸豪紳已經聯合拜訪荊州軍營。
他怔在當場,久久說不出一句話。
過了良久才嘆息道:“那荊州大公子劉琦,當真是個人物,短短幾日之內,便得到關中諸豪紳支持。
這等手段,非常人所能為也。”
他當初也曾想著,拉攏關中諸豪紳為自己所用。
只要得到關中本土勢力的糧草支援,便有跟荊州軍抗衡的底氣。
可沒想到,他派出拉攏韋康與杜岐之人,接連遭到失利。
而劉琦卻大獲成功,讓諸豪紳主動登門拜訪。
這樣看來,關中本土勢力已經做出了選擇。
支持荊州軍,對抗西涼軍。
這對西涼軍來說,無異于滅頂之災。
旁邊坐著的郭汜不屑的道:“那幫土地主冥頑不靈,食古不化,得到他們支持又有什么用?
我等只要緊守長安,把控朝廷,他們還不是干瞪眼?”
賈詡無奈的道:“有了諸豪紳支持,便意味著荊州軍不會缺軍糧。
我等就算把控長安,但也不過困守愁城,畫地為牢而已。
荊州軍得到軍糧之后,便可放心駐扎。
他可以耗個一年兩年。
咱們豈能支撐的住?”
“那倒也是,”郭汜道:“即使把長安城內所有百姓的糧食都搶光,也不過支撐幾個月。
那劉琦的軍糧,卻是源源不斷,這可如何是好?
不如讓我率領本部人馬偷偷出城,滅他幾家豪族,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讓他們知道,背叛我西涼軍,下場就是如此。”
三國之荊州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