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羌患,聲望將達到巔峰,朝中再也無人敢質疑。
此為一舉三得。”
荀攸感慨道:“是在下鼠目寸光,以己度人。
公子腹藏錦繡,胸懷天下,深謀遠慮,在下固不如也。
誠然,若公子率軍平定羌人之亂,必將聲威大震,令天下人仰慕。”
……
董承府邸,密室之中。
董承興高采烈的對屏風后之人道:“若劉琦率軍出征,長安城內必定空虛。
如此我等便有可乘之機。
最好他能跟羌人同歸于盡,如此我等可坐收漁人之利。”
屏風后傳來沙啞的聲音道:“劉琦此去,乃是為國出戰,你何以如此幸災樂禍?”
董承笑道:“不管如何,只要劉琦能離開長安,對于朝廷畢竟是好事。
我等到時可派出人手,扮做羌人,襲擾荊州軍糧道。
如此,則劉琦然首尾難顧……”
“放肆!”
屏風后那人怒不可遏道:“我等雖與劉琦爭斗,但那是漢家內部紛爭。
劉琦此番率軍前去,乃是抵抗外辱,保家衛國。
你若是在后邊暗使陰謀詭計,那便是千古罪人,民族之恥。”
被這一通訓斥,董承頓時啞口無言,呆立當場。
過了良久,他才囁喏道:“可現在劉琦出征,的確是擺脫其控制的最佳時機。
若就此錯過,恐怕再無機會。”
“我警告你,大義當前,不準亂來,若不然,休怪我對你不客氣。”
“哎……既然如此……做罷吧……”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
……
三日之后。
晴空萬里,艷陽高照。
天子親自帶領群臣,為北征大軍送行。
長安城內萬人空巷,全都聚集到城北觀看。
劉琦本來就深得長安民心,此番率軍出征,所有人都前來觀瞧。
數萬百姓,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
天子與群臣身穿朝服,為滿身戎裝的劉琦送上帥印。
劉琦伸手接過,然后跨上戰馬,向百姓們揮手致意。
長安城百姓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少年將軍,英姿勃發,統帥千軍萬馬,殺奔邊關,前去抵抗異族入侵。
所有百姓們,心中都佇立起一個少年民族英雄的模樣。
有無數閨閣少女,都把這位少年英雄當做夢中情郎,幻想著有一天英雄凱旋,把自己橫抱在馬背之上,縱馬馳騁。
劉琦留下甘寧陳武為將,并以荀攸為軍師,率領兩萬軍隊駐守長安。
他自己帶領典韋太史慈張遼魏延劉磐黃忠,率領八萬大軍北征。
軍隊緩緩北行。
沿途韋康杜岐等郡守,俱都準備好牛羊等物勞軍。
他們著實理解不透,劉琦好好的權臣不做,為何非要親自帶領軍隊北伐。
他們可是劉琦一手立起來的,萬一有什么閃失,將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
馬騰想要割據涼州,讓其割據便是,何必非要如此?
劉琦也難以跟他們解釋,繼續北行,終于來到金城郡邊緣。
有斥候來報,前面便是馬騰駐守之地……
三國之荊州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