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魯奇沒有直接去杰爾巴建立根據(jù)地,而是先去了突尼斯。
突尼斯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不少海盜活躍了。
1492年,西班牙的最后一個穆斯林王國格拉納達被天主教雙王伊莎貝拉和費爾南多攻陷,標志著伊比利亞半島的再征服(Reconquista)結束。
此后,穆斯林和猶太人面臨迫害,很多人被驅逐出境,這一過程被稱為“驅逐令”。
阿爾普哈拉斯叛亂(1499-1501)是一些穆斯林在被迫接受基督教化后的反抗,結果遭到鎮(zhèn)壓,許多人被迫離開西班牙。
逃亡者中的一些人選擇前往北非,特別是突尼斯和其他海岸城市。他們在新家園中開始海盜活動,襲擊基督教的商船,以求生存和報復。
大約在1500年,奧魯奇和海雷丁在突尼斯附近的拉古萊特港(La Goulette)建立了基地,帶著兩艘槳帆船。
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允許他們在他的港口活動,以換取他們戰(zhàn)利品的三分之一。
---
海盜劫掠的戰(zhàn)利品主要包括:
貨物和商品:襲擊商船,搶奪貨物,如香料、絲綢、黃金、銀子、陶瓷和其他貴重商品。
人質(zhì):有時海盜會劫持商船上的船員或乘客,以換取贖金。
奴隸: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海盜通常會抓捕并出售奴隸,尤其是來自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區(qū)的奴隸。
船只:他們也可能會劫掠敵方的船只,將其納為己用。
武器和軍事裝備:海盜常常從被襲擊的船只中獲取武器、彈藥及其他軍事裝備。
---
1504年,奧魯奇和海雷丁在厄爾巴島(Elba)附近俘獲了屬于教皇尤利烏斯二世(Pope Julius II )的一艘貿(mào)易船及其護航船,帶回了突尼斯。
這次海盜行為有著重大意義。
厄爾巴島在意大利半島的西海岸,羅馬西北方。離熱那亞非常近,只有140公里的直線距離。
在三百年后,厄爾巴島關押了一個名人——拿破侖。
這次行動標志著他們在地中海的勢力已經(jīng)擴張到西地中海。
俘獲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貿(mào)易船及其護航船具有重要的政治和象征意義。
首先,這一行動直接挑戰(zhàn)了教皇的權威,表明奧斯曼海盜的力量和影響力正在增強。
其次,教皇作為天主教的最高領袖,其船只被劫持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表明穆斯林海盜對基督教世界的威脅。
此舉不僅在軍事上顯示了他們的成功,也在心理上打擊了敵對勢力,從而為奧魯奇和海雷丁進一步的海盜活動爭取了更多的支持與同盟。
---
接下來的1505年,他們在利帕里(Lipari)附近,捕獲了一艘前往那不勒斯(Naples)的西班牙大型戰(zhàn)船——騎士號(the Cavalleria),船上載有380名西班牙士兵和60名來自阿拉貢的騎士,還有大量金幣。
這次事件非常嚴重。
五百名士兵在軍事上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shù)字,通常代表著一個中隊或小型部隊的規(guī)模。
這是一艘西班牙的運兵船。
為什么西班牙戰(zhàn)船來到那不勒斯?
1501年那不勒斯還屬于阿拉貢王國。
150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Louis XII)統(tǒng)治了那不勒斯,那不勒斯國王弗雷德里克(Frederick)被俘帶往法國。
西班牙在 1503 年的加里利亞諾戰(zhàn)役中從法國人手中贏得了那不勒斯。
短短幾年,那不勒斯已經(jīng)三次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