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世紀左右,腓尼基人(Phoenicians)開始頻繁地訪問撒丁島(Sardinia),他們最初可能需要在從現代黎巴嫩沿海到非洲和歐洲大西洋海岸及更遠地區的貿易路線中尋找安全的過夜和全氣候錨地。
最常見的停靠港口包括卡拉利(Caralis)、諾拉(Nora)、比提亞(Bithia)、蘇爾基(Sulci)和塔羅斯(Tharros)。
4世紀的拉丁詩人克勞狄烏斯(Claudian)在他的詩作《吉爾多尼戰爭》(De bello Gildonico)中提到,卡拉利是由提爾(Tyre)的人所創立的,可能與迦太基(Carthage)的建立時間相近,都是在公元前9或8世紀。
公元前6世紀,在征服西西里島后,迦太基人計劃吞并撒丁島。
由馬爾庫斯(Malchus)領導的第一次入侵嘗試被努拉格人的抵抗成功挫敗。
然而,從公元前510年起,撒丁島的南部和西中部再次遭到入侵,最終落入迦太基人的統治之下。
公元前238年,羅馬人(Romans)趁迦太基人面臨雇傭兵叛亂(雇傭兵戰爭,Mercenary War)之際,在第一次布匿戰爭(First Punic War,公元前264–241年)后,從迦太基人手中吞并了科西嘉島(Corsica)和撒丁島。
兩座島嶼成為科西嘉和撒丁島省(province of Corsica and Sardinia)。
直到公元前227年,他們才被指派省長。
羅馬人面臨許多叛亂,花了很多年才平定兩座島嶼。
現有的沿海城市被擴大和美化,羅馬殖民地如圖里斯·利比索尼斯(Turris Lybissonis)和費羅尼亞(Feronia)被建立。
這些地方由羅馬移民居住。
羅馬的軍事占領使努拉格文明走向結束,除了島嶼的山區內部,羅馬人稱之為“巴巴里亞”(Barbaria),意為“蠻族之地”。
羅馬在撒丁島的統治持續了694年,在此期間,該省成為首都的重要糧食來源。
在這個時期,拉丁語成為主要的口語語言,盡管羅馬文化的傳播較慢,羅馬統治常常受到來自山區的撒丁部落的挑戰。
---
東日耳曼部落汪達爾人(Vandals)于公元456年征服了撒丁島(Sardinia)。
他們的統治持續了78年,直到公元534年,400名由東羅馬軍隊指揮官基里爾(Cyril)率領的士兵重新奪回了這座島嶼。
已知汪達爾政府延續了現有的羅馬帝國結構形式。
撒丁島的省長仍被稱為“praeses”,并且顯然繼續通過帝國程序管理軍事、司法和民政職能。
關于撒丁島的唯一一位有大量記錄的汪達爾省長是最后一位,戈達斯(Godas),他是一個西哥特貴族。
公元530年,迦太基(Carthage)發生政變,罷黜了皈依尼西亞基督教的國王希爾德里克(Hilderic),并將王位交給了他的表兄格利默(Gelimer),后者與王國的大部分精英一樣,是阿里烏斯基督教徒。
戈達斯被派去負責并確保撒丁島的忠誠。
他做了完全相反的事情,宣布撒丁島獨立于迦太基(Carthage),并與宣布代表希爾德里克宣戰的尤斯提尼亞一世(Justinian I)展開談判。
公元533年,格利默派遣其大部分軍隊和海軍(120艘艦船和5000人)前往撒丁島鎮壓戈達斯,結果慘重,汪達爾王國在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