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海雷丁的歷史。
1533年,海雷丁·巴巴羅薩成為奧斯曼海軍的海軍上將之后,開始對帝國海軍進行了改革。
巴巴羅薩首先將目光投向了首都的造船廠。
他很快發現那里存在普遍的浪費和混亂,土耳其人在船只的建造和設計上顯得相當欠缺。
巴巴羅薩及其副手不僅是優秀的海上指揮官,還通過多年的海上冒險積累了豐富的船只修理與建造的經驗。
他們曾在戰斗中研究了無數被俘的船只,包括來自西班牙、那不勒斯的戰艦和大型商船。
因此,幾乎沒有哪個地中海的水手,甚至像安德烈亞·多里亞這樣的海軍提督,也擁有如此廣泛的關于船只的知識——從建造到修理再到戰斗操作。
大維齊爾易卜拉欣在與海雷丁第一次會面時,就迅速看到了他的天賦。
他毫不猶豫地寫信給蘇丹說:“我們遇到了一個真正的海上天才。請毫不猶豫地任命他為帕夏(Pasha)、迪瓦(Divan)成員和艦隊總指揮。”
在獲得正式任命和蘇丹及大維齊爾的全力支持后,巴巴羅薩開始改造蘇丹直轄區(Sublime Porte)的造船廠。
正如法國駐君士坦丁堡的秘書讓·謝諾(Jean Chesneau)在1543年所記錄的那樣:“土耳其的海上霸權始于海雷丁·巴巴羅薩在這個城市造船廠工作的第一個冬天。”
土耳其的領土上不缺少松樹、冷杉和柏樹,也能輕易從希臘人、保加利亞人、阿爾巴尼亞人以及其他奧斯曼民族中找到熟練的木匠和工匠。
過去缺乏的是協調和規劃的能力,以及設計和建造方面的專業指導。
海雷丁·巴巴羅薩則提供了所有這些關鍵知識。
讓·謝諾還提到:“在佩拉(Pera)[黃金角的北岸]有一個造船廠,專門用于建造和維護戰船和其他船只。
這里通常雇傭了約兩百名熟練工匠,他們每天的工資是十個阿斯珀(aspers,一種奧斯曼銀幣),還有五十名監督員,每天掙十二個阿斯珀。
在造船廠工作的勞工數量眾多,他們每天的工資為四個阿斯珀……
整個造船廠都由一名總指揮負責,土耳其人稱他為海上的貝伊勒貝伊(Beylerbey),他還管理海軍出航時的一切事務。
以前,這個職位通常由加里波利(Gallipoli)的指揮官擔任。
然而,當偉大的蘇丹將這一職位授予海雷丁·巴巴羅薩時,他的年收入是14,000土耳其幣,來自米蒂利尼(Mitylene)、羅德島(Rhodes)和厄比厄(Euboea)等島嶼——實際上,他獲得的收入是這個數額的三倍?!?
有趣的是,海雷丁·巴巴羅薩的薪水來源于當時愛琴海上最重要的三個島嶼,而他的故鄉米蒂利尼也是其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
謝諾解釋了海雷丁改革之前土耳其海軍的狀況:“在他接管之前,土耳其人除了少數海盜外,對航海技藝一無所知。
當他們想為艦隊尋找船員時,往往去希臘和安納托利亞的山區,找來牧羊人(他們稱之為‘gouiounari’,意為‘看羊的人’),讓他們在戰船上劃槳,或者在其他船上服役。
這完全是絕望之舉,因為這些人既不知道如何劃槳,也不懂得當水手,甚至連在海上站立都不會。
因此,土耳其人在海上從未展現出任何風采。
但突然之間,巴巴羅薩改變了這一切?!?
海軍上將朱里安·德·拉·格拉維埃(Ad Graviere)對此表示贊同:“他改變了這一切,以至于在短短幾年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