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是漢武帝時設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地域遼闊,涵蓋了現今的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省份以及漢中的大部分地區。
甚至包括緬甸北部和湖北、河南的一小部分區域。而其首府,則位于蜀郡的成都。
自秦漢以來,盡管益州地理位置相對偏僻,但由于沒有大規模戰爭,受中原動蕩影響較小,因此人口增長迅速,經濟實力亦不輸于其他開發較早的中原諸州。
這里山巒起伏,河流縱橫,氣候宜人,被譽為“天府之國”,其中間地帶擁有廣袤無垠、適合農業發展的四川盆地。
再加上眾多人口的支持,使得益州在農業生產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同時也促進了商業貿易的繁榮。
在劉焉、劉璋父子二人多年的治理之下,益州成為了東漢末年天下比較富庶的地區之一,然而,這種繁榮的背后卻隱藏著各種矛盾和危機。
劉焉是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余后裔,初以漢朝宗室身份,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
當時正值天下大亂,王朝政權衰落,劉焉向朝廷提出了一個影響歷史的重大建議—“廢刺史立州牧”。
即用宗室、重臣為州牧,在地方上凌駕于刺史、太守之上,掌一州之軍政大權以安定百姓。
朝廷采納了這一建議,但是結果卻造成了各地割據軍閥的形成,包括劉焉在內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素有稱帝野心的劉焉請調益州牧。到任后優容豪強,安撫士庶,與五斗米教首領張魯多有往來,使張魯得以進據漢中,斬殺漢使,截斷交通,劉焉乘勢中止了與朝廷的往來。
但益州地方勢力非常強大,劉焉勢單力薄,無法駕馭當地的土豪士族。
為彈壓益州地方勢力,劉焉以入蜀帶來的人才為基礎組建了東州派,同時收編招募進入益州的南陽、三輔一帶流民,編練成數萬人的“東州兵”。
劉焉借助東州派和東州兵很快壓制了益州的本土派,在益州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益州的土皇帝。東州派有從龍之功,又是劉焉的心腹,因此勢力急劇膨脹。
東州派壟斷了益州大部分政治資源,同時不斷打壓益州本土派勢力,雙方矛盾頗深,勢如水火。
劉焉病逝之后,其長子劉范、次子劉誕此前因密謀作亂已被處死,因此剩下的兒子只有三子劉瑁和幼子劉璋。
劉焉手下的兩位權臣趙韙(wěi)和龐羲擁立性格軟弱、沒有主見的劉璋為益州牧,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將劉璋當作一個易于操縱的傀儡。對于這些心懷叵測的打工者來說,誰不想擁有一個更容易控制的老板呢?
這種承繼思維決定了劉璋的權力基礎是有非常大的漏洞的,盡管劉璋表面上是益州牧,但他并不能真正掌握益州的全部權力。
相反,他常常受到趙韙和龐羲等權臣的制約。趙韙和龐羲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政治派別,一個是益州本土派,另一個則是東州派。
趙韙是益州巴郡安漢人,早年隨劉焉入蜀,擔任征東中郎將。
龐羲是河南人,初為議郎,與劉焉有通家之好,后南下益州,輔佐劉焉,擔任和德中郎將。
兩人之間因為派系和階級立場的原因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和矛盾,使得益州內部陷入了激烈的派系斗爭之中。
如果劉焉仍然在世,或許能夠調和雙方的矛盾。然而遺憾的是,劉焉未能完成對益州內部兩派勢力的整合,便不幸離世。
繼位的劉璋性格昏庸懦弱,完全無法掌控局勢。面對兩派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劉璋選擇放任自流,甚至在其中瞎和稀泥,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矛盾。
不僅如此,外部的威脅也逐漸顯現出來。漢中的張魯驕傲自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