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霍峻欣喜若狂,連忙拱手領命:“喏!”
魏延坐在主位上,目光掃視著眾人,緩緩開口道:
“接下來,諸位議一議上次襄陽之亂的叛逆以及參與的同黨該如何處置的問題。”
他想起之前受到曹操的校事府慫恿,在襄陽發動反叛的以蔡家為首的世家反賊,雖然首惡呂虔和蔡瑁已經伏法,但是還有更多的參與者被關押在襄陽大牢。
上次時間匆忙自己并未處理此事,但是心中一口惡氣還沒出來,是時候該了結此事了。
眾人紛紛議論起來,有的主張嚴懲不貸,有的則認為應該寬大處理。
魏延靜靜地聽著,等待著眾人的意見。
這時,一直負責查處和處理襄陽叛亂善后事宜的蒯良站出來拱手說道:
“主公,對于這些發動叛亂的領頭者和組織者應當嚴懲,讓居心叵測之人以此為戒。
但對于底層的私兵和脅迫參與者可以從輕發落,畢竟他們是受人蠱惑,不明真相。”
魏延聽完覺得有理,畢竟自己不是嗜殺之人,但他認為對于以蔡家和桓家旁支的那些領頭者一定要格殺勿論,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于是他看向蒯良問道:“子柔先生可有具體的辦法?”
蒯良回答道:“主公,對于以蔡家為首的參與反叛的組織者、領頭者總計九十二人,應當眾公布其罪行,殺無赦。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這是一份名單,請主公過目。
至于被俘虜的私兵和被脅迫參與的總計兩千一百二十三人,在下建議將這些人全部流放到交州,讓他們去那里進行屯田。”
說著,蒯良將早已與眾人商議好的結果稟報給魏延,并將手中的一份名單呈了上去。
魏延一臉嚴肅地接過名單,迅速瀏覽了一遍。
蒯越的工作做得非常細致,將名單上的人員分類得十分清晰。其中包括曹軍的校事府俘虜、蔡家、桓家旁支以及其他一些中小世家的參與者名單。
當目光落在蔡家那一欄時,蔡諷、蔡氏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魏延的內心不禁泛起一絲猶豫。
蔡諷已是年過古稀之人,在荊州享有極高的威望,如果放過他一馬,不僅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還能為自己贏得良好的聲譽。
于是,魏延開口問道:
“蔡家的蔡諷是否參與了此次事件?”
蒯良如實回答道:
“他沒有參與,反而堅決反對蔡瑁的反叛行為,因此被蔡瑁拘禁在家中。”
魏延皺起眉頭,不解地問: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把他列入誅殺名單呢?”
蒯良解釋說:“主公,蔡瑁和蔡氏是這次事件的罪魁禍首,蔡諷身為他們的父親,無論立場如何,都難以推卸責任,所以我等經過商議后認為應該將他列入名單之中。”
魏延沉思片刻,最終決定:
“蔡諷年紀大了,而且沒有參與叛亂,就暫時饒他一命吧。賞賜給他一座院子,讓他度過余生。”
“喏!”
三國之魏延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