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江州城外的益州軍營地,在離中軍大帳僅有咫尺之遙的地方,有一座略顯偏僻的營帳矗立其中。
此時此刻,營帳之內,兩位面容剛毅的中年將領正面對面地盤腿而坐,他們面前擺放著幾壺美酒和一些簡單的菜肴。這二人不是別人,正是吳懿和吳班兩兄弟。
近些日子以來,這對兄弟的心情可謂是郁悶至極。而造成這種狀況的緣由,則要追溯到不久前張松向劉璋所獻的那條計策。
當時,張松提議道:“在這次平定叛亂的戰役之中,所有立下功勞的基層將領都應獲得賞賜以及晉升的機會。”
他之所以提出這樣的主張,其實有著深層次的目的,想通過扶持壯大新興力量來對抗日益強大且一家獨大的東州派。說來也巧,這個想法恰好與劉璋內心深處的憂慮不謀而合。
自從趙韙起兵反叛之后,益州本地勢力遭受了劉璋大規模的清算,原本還算平衡穩定的朝堂局勢瞬間被打破。
在此情形之下,以龐羲、吳懿、費觀、董和等人為首的東州派勢力迅速崛起,他們的權勢如日中天。
然而,面對如此局面,劉璋卻開始感到不安起來,他覺得自己的統治根基似乎正在受到某種潛在的威脅。
于是乎,當張松呈上這條計謀時,劉璋毫不猶豫地予以采納,并決定在成都大力重用像張松、王累這樣出身于益州本土的謀士。
同時,還派遣自己的兒子劉循親自趕赴江州前線,去對那些剛剛嶄露頭角并得到扶持的“少壯派”將領們,比如張任、黃權、嚴顏等等,進行表彰和晉升。
然而,對于像龐羲、吳懿、吳班以及劉璝這樣來自東州派的資深將領而言,他們所獲得的僅僅是口頭上的贊揚而已。
并以平息內亂之后返回成都再另行獎賞作為托詞加以敷衍。但是,吳懿兄弟倆心里跟明鏡似的,深知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殘酷現實。
要知道,張任在出征之前不過是區區一介軍司馬罷了,但如今卻連連晉升數級,一下子躍升至中郎將之位,其地位竟然與吳懿不相上下,他們二人的軍職都僅次于和德中郎將龐羲。
不僅如此,就連黃權和嚴顏等人也紛紛被冊封為校尉,這一軍銜恰好與吳班等同。
如此一來,意味著他們昔日的部下如今已然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甚至有的已經超越他們成為頂頭上司,這怎能不讓吳班心生憤懣呢?
“兄長,你說我們中秋佳節都不回家團聚,在這里風餐露宿到底是為了什么?”
平日里吳班還能將這委屈藏在心底,但現在喝了點酒,又只與吳懿獨處,便直抒胸臆道。
“元雄啊!為兄知道你心里有怨言,但這些話在這說說就算了,千萬千萬別在外邊多有此等言論,以免惹禍上身。”
吳懿自然明白吳班這番話要表達什么,趕忙開口好生勸慰著。吳班字元雄。
“哎,當初真不該同意把咱家莧兒嫁給那個劉老三啊,他們劉家兄弟幾個鬧出來的那些恩恩怨怨,倒好,害得我們吳家也跟著一塊兒遭罪受氣吶!”
吳班一邊唉聲嘆氣,一邊又開始搬出了陳年舊賬。
他嘴里邊提到的這個“莧兒”便是他的妹妹吳莧,而“劉老三”便是劉焉的三子劉瑁。
當年,因吳班和吳莧的父親吳匡生前與劉焉交情深厚,所以吳家全家跟隨劉焉來到蜀地。后劉焉聽相面者說吳莧有大貴之相,于是為兒子劉瑁迎娶了吳莧。
當時,劉焉的長子、次子皆早亡,吳懿、吳班兄弟以為劉瑁必會順位繼承州牧之位,可是誰知最后卻殺出個劉璋,這下搞得吳懿和吳班兄弟處境異常窘迫,身份地位也變得無比尷尬。
所以吳班認為,劉璋這次提拔張任等人的行為完全就是針對他們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