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正逢秋收農忙時節,諸葛亮躬身于田間隴畝,辛勤勞作,親手將豐收的糧食收割并帶回家中。
他忙碌得不亦樂乎,心情格外舒暢。除了偶爾帶著黃月英去往黃家拜訪,以及時常前往鹿門山繼續深造外,他幾乎都待在隆中的草廬之中。
由于一直未曾離開荊州地界,負責監視諸葛亮的軍機營士兵也并未對他采取行動,只是遠遠地跟隨著他的行蹤。所以,諸葛亮并未察覺到任何異常之處。
與此同時,龐統每隔幾天就會來到隆中探望諸葛亮,這引起了諸葛亮的好奇心。
每次二人閑聊相處時,諸葛亮總覺得龐統有些拘束和不自然,與他們曾經在鹿門山一同求學時的輕松坦蕩相比,如今的氛圍似乎變得有些異樣。
諸葛亮以為是因為自己拒絕了龐統關于效力魏延的邀請而導致兩人之間產生了隔閡,但他并沒有過于在意這個問題。
然而,龐統心中卻有著另一番感受。每次見到諸葛亮,他都會想起自己派人暗中跟蹤監視他的事情,內心不禁涌起一股愧疚之情。
這種朋友之間的不坦誠讓龐統在面對諸葛亮時顯得有些不自在,無法像過去那樣毫無保留地交流。
就這樣,兩人雖然仍保持著一定的聯系,但彼此間的關系卻悄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而在諸葛亮的心中,他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上庸的消息。盡管上庸與荊州相鄰,但由于大山阻隔,信息相對閉塞,使得諸葛亮對劉備的情況一無所知。
而劉備在奪取了上庸三城后,他便一心想要謀取漢中之地。因此劉備行事謹慎,對外宣稱只是暫時客居上庸,以免引起張魯等其他諸侯的警覺。
這種低調內斂的做法讓外人對上庸所發生的事情不得而知,諸葛亮也不例外,無法知道真實情況。
諸葛亮深知劉備的雄心壯志,也明白他對于奪取漢中的決心。然而,此刻的諸葛亮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彷徨。
他渴望能夠盡快得知劉備的處境和進展,了解他是否已經成功奪取漢中之地,并且是否按照自己當初在錦囊中所提出的戰略計劃行事。
但與此同時,諸葛亮也清楚目前的自己并不適合立刻投身到劉備的麾下。
畢竟,此時的自己尚且年輕,仍有許多知識和經驗需要積累。他希望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劉備面前,為他獻上最出色的策略和智慧。
回想起那次劉備親自拜訪隆中的經歷,當時,由于諸葛亮去了黃家,恰好錯過了與劉備的相遇。
這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仿佛上天特意安排了他們的錯過。然而,諸葛亮早已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他知道劉備遲早會找上門來,所以留下了錦囊奉上。
如今,他只希望劉備能夠盡快順利地奪取漢中之地,一步步實現他的戰略目標。同時,他也期待著自己能夠早日準備好,為劉備的大業貢獻力量。
在這段時間里,諸葛亮每天都會登上山頂,眺望遠方。他默默地祈禱著劉備的勝利,同時也努力充實自己。
他鉆研兵法、研究歷史,不斷提升自己的才華和見識。每一次思考,每一個決策,都是為了將來更好地輔佐劉備,為大漢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
龐統從隆中返回襄陽后,便開始馬不停蹄地審閱并處理南陽虎賁軍以及江夏錦帆營的一些軍務。
根據南陽而來的軍報所述,黃忠在這段時間里成功地對南陽之戰中的戰俘進行了整編,并接納了那些傷愈歸隊的老兵,同時還在當地招募了一批新兵。
經過這番努力,虎賁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三萬五千人之眾,這一數字與之前魏延和徐庶所設想的完全相符。
如今,這支龐大的軍隊分別駐扎在宛城、魯陽、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