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靜身體通暢,真元之氣在體內飽滿運行無礙而內邪不生,精津充沛,元神飽滿,時時刻刻把外邪抵御在外,疾病怎么會產生呢。所以呢,心志安閑欲望就少,心里安樂就不恐懼,勞作時身體累而不會覺得疲倦,身體通暢氣順,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對幸福生活的愿望就實現了。于是逐漸地把食物制作得精美健康,可穿的衣服也多一些選擇,日常的生活里多一些歡樂,大家不相互攀比,這是一種質樸的生活方式。這樣也就不會沉迷于嗜欲,不會被淫邪迷亂其心,不管是聰明的、愚笨的,還是賢能的、不賢能的,都不會對外在懼怕,從而過上順應自然規律的生活。之所以能終其天年而動作不衰,就是因為內在德行完備而不懼怕外在的危機。
5. 關于人年老無子的討論:
原文: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白話文:黃帝問:人到了年老就不能生孩子了,是身體的原因呢,還是天數使然?岐伯就回答道:女子七歲的時候,腎氣飽滿,這個時候換牙齒、長頭發;十四歲的時候,陰精就有了,任脈通暢,太沖脈旺盛,月經按時到來,到了這個年齡就可以生孩子了;二十一歲的時候,腎氣滋養全身,會長智齒并且長到頭,不再長了;二十八歲的時候,筋骨生長堅固,頭發長得很長,身體也很強健;三十五歲的時候,陽明脈開始衰竭,面部缺水,也開始掉頭發;四十二歲以后,三陽脈從上部衰老,面部不再潤澤,白發開始長出來了;四十九歲以后,任脈衰弱,太沖脈不通,沒有陰精,排卵通道不通,不再排卵,形體有所損壞就不再能生孩子了。男子八歲的時候,腎氣充實,開始換牙齒、長頭發;十六歲的時候,腎氣旺盛,陰精產生,精氣滿溢外泄,陰陽調和,所以能夠生育;二十四歲的時候,腎氣平和,筋骨強勁,會長出智齒并且長到頭;三十二歲的時候,筋骨粗壯,肌肉豐滿;四十歲的時候,腎氣衰退,開始掉頭發、牙齒松動;四十八歲的時候,陽氣衰竭于上部,面部憔悴,頭發和兩鬢變白;五十六歲的時候,肝氣衰退,筋脈不能靈活運動,陰精枯竭,腎臟衰微,身體各部分都感到衰弱;六十四歲的時候,牙齒和頭發都脫落了。腎是主管水液的,接受五臟六腑的精氣而貯藏起來,所以只有五臟旺盛,腎臟才能有精氣外泄。現在五臟都已經衰退,筋骨懈惰無力,陰精枯竭,所以頭發變白,身體沉重,走路不穩,也就不能生育了。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6. 關于年老而有子的疑問及道者的情況:
原文: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余也。此雖有子,男子不過盡八八,女子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白話文:黃帝問:有的人年紀已經很大了,卻還能生育子女,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說:這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