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太極殿格外熱鬧。
自從曹叡在今年秋季從許昌宮還駕洛陽后,上朝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然而昨日發(fā)生了這么大的事,今日一早大臣們都不約而同的趕赴皇宮。
要知道,地震這種較為罕見的天災,歷代王朝都是極為重視的。
在漢朝,尤其是到了桓、靈二帝時期,發(fā)生地震、日食這種異象后天子多會下“罪己詔”祈求上天原諒他的罪過。
然后按照慣例,會“獻祭”一位三公。
至于到了本朝,三公倒不用提心吊膽,但這仍會被視為一件大事。
此次地震的震源八成不在洛陽,至少洛陽城內(nèi)包括皇宮內(nèi)都未出現(xiàn)房屋倒塌的現(xiàn)象。
隨著各地的消息快馬加鞭傳回洛陽,河南尹內(nèi),中牟、滎陽、開封等縣房屋倒塌、死傷無數(shù)。
大殿內(nèi),大臣們穿戴整齊地站成兩排等待著皇帝的駕臨。
可左等右等最終只等到了宦官的傳令。
“陛下今日龍體欠安,請諸位大臣退朝吧。”
大臣們面面相覷,甚至有人在搖頭,有人在嘆氣,直到有人帶頭離去,眾人才陸續(xù)走出太極殿。
東堂寢宮內(nèi)。
曹叡的頭發(fā)有些凌亂,昨日他在后宮一口氣挑了五名妃子侍寢,玩得嗨了一些,以至于到了午后才起床。
至于昨日的地震,吃醉了的曹叡渾然不知,甚至說察覺到異動的武衛(wèi)將軍曹爽第一時間前來護駕時,曹叡只回了他一個字:滾!
“陛下。”小黃門邁著碎步走入堂內(nèi),“中書令孫資和中書監(jiān)劉放請求覲見。”
曹叡就這么穿著一身褻衣,隨意整理了一下發(fā)髻,有氣無力地看向那小黃門。
“宣。”
兩人緩步進殿,保持著恭敬姿態(tài),孫資到了曹叡身前揖拜后,先開口言道:“陛下,今日群臣上朝請奏,對于昨日地龍翻身一事,望圣上決斷。”
曹叡當真是懶得上朝,群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太麻煩,尤其是他還要花費不少時間整理儀容。
他索性直接問孫資:“卿以為如何?”
孫資沉吟片刻,拱手道:“今歲從開年起疫病蔓延,戰(zhàn)事頻發(fā),諸事不順。”
“但如今孫權(quán)敗走,諸葛新亡,臣以為此番地龍翻身乃是大吉之兆!”
“哦?”曹叡坐直了身子,這時候他酒醒得差不多了,地龍翻身乃是大事,他不得不有敬畏之心。
“卿可細言。”
“地龍乃天地間之玄妙,伏于地下,守護萬物,而地龍翻身預示著土地的豐收和萬物的繁榮,代表著轉(zhuǎn)機與希望,好運將至啊。”
孫資的一席話聽上去神神叨叨的,但你別說,曹叡真挺信這些東西。也就是在去年,他親自到摩陂觀龍后遂改元青龍。
如今吳國的孫權(quán)被他一把火燒得沒了心氣,而蜀國丞相諸葛亮的離世,更讓曹叡沒了后顧之憂。
這時,孫資又進言道:“陛下,如今戰(zhàn)事平息,國內(nèi)安定,洛陽新建宮殿之事或可提上日程,此舉也是承順天意。”
要不怎么說曹叡寵愛他呢,這話直接說到了曹叡心坎里。誰愿意天天聽別人懟自己呢。
之前由于戰(zhàn)事等諸多原因,新修宮殿之事就算群臣不阻攔,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大操大辦,而今戰(zhàn)事已定,是時候開整了。
“劉卿以為呢?”曹叡又看向中書監(jiān)劉放。
劉放似乎想說些什么,但沉默片刻只是回道:“臣以為孫中書所言極是。”
...
離開天子寢宮的路上,二人來到一處較為空曠的廊道,劉放左右張望,隨即壓低了聲音對孫資說道:“方才進宮倉促,彥龍為何為不讓我向陛下進言賑災之事啊?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