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yè),秦淮水畔。
一排排囚徒跪在岸邊。
他們的身上血漬斑斑,披頭散發(fā),帶著沉重的鐐銬、枷鎖,雙目無神地低著頭。
忽然,囚徒中有人絕望地大喊:“諸葛恪!你不得好死!你對得起先帝嗎!?”
“諸葛恪!你這北奴!我呸!老夫就算化作厲鬼,也要找你索命!”
“午時已到!行刑!”
劊子手們紛紛舉起手中的大刀,隨后齊齊落下。
一股股溫熱濺灑在他們的臉頰,漸漸的,秦淮水畔也染上了殷紅。
.......
武昌,武昌宮。
“大王,諸葛恪在建鄴大肆屠戮,凡不順從者,皆被夷三族。”
“諸葛恪這是要造反不成!?”孫霸豁然睜開眼,怒吼道:
“本王登基在即,欲還都建業(yè),他卻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怎么?先皇遺命在他們眼里就是一張廢紙嗎!?”
迎著孫霸的盛怒,孫弘怯怯道:“諸葛恪在建業(yè)大肆宣揚先皇遺命是為矯詔,欲擁立孫和登基。”
“此番他不僅屠戮了不少抵抗者,還把京畿之地的各種要害都換上了他自己人。”
“并且他還派軍隊駐防柴桑,不可不防啊!”
“哼!”孫霸冷哼一聲。“早知如此,就該當初殺回建鄴。”
孫霸原本打算帶著孫權留下的軍隊和全琮等人一起殺奔建鄴,屆時手上有先帝遺詔和大軍在手,建鄴城的守軍定會聞風而投,登基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可沒曾想?yún)s被大臣們‘以己方大軍新敗,而諸葛恪兵鋒正盛”為由百般阻攔。
到頭來皇帝沒當成,卻給了諸葛恪時間來肅清建業(yè)城中的異己!
“大王。”
忽然,身旁的一個女人開了口:
“我早說過,大王應該早日在武昌登基。如此一來那孫和一黨便是亂臣賊子,屆時可號召各郡共討,豈不比現(xiàn)在這樣處境好得多?”
“阿姊,話雖如此,可是....”孫霸看向姐姐孫魯班,面露猶豫。
孫霸覺得回到建業(yè)登基才是上策,畢竟吳國非常依賴江東士族,再準確點便是吳郡士族的力量。
雖然他們中的一些人就在武昌擁護著自己,但他們祖業(yè)都不在此地,長此以往下去他們怎會甘心留在荊州?
孫霸頭腦很清楚,割據(jù)只會慢性死亡,所以登基之事他才一拖再拖。
然而,一次兩次可以,他不能次次拒絕孫魯班的請求。
要知道他上位的底氣,主要來自于全氏,甚至是眼前的這個女人。
“大王不要再猶豫了。”孫魯班又一次開口:“若是讓孫和搶占了先機,到時名不正言不順的,可就是大王你了。”
............
消息終于傳回了洛陽。
不過魏國這邊得到的消息相對片面,碎片化。
吳國在那次大戰(zhàn)之后加強了對大江的封鎖,平時只有部分流段可以通行,且要經(jīng)過嚴格的排查。
跨江北渡的更是難上加難。
故而散布在吳國境內(nèi)的魏國細作一時間行事不便,情報的獲取和傳遞都受到極大阻力。
不過一些大的動作,終究還是瞞不過,而且是事關重大,細作們就算是冒死也將消息傳遞回洛陽。
就在十幾天前,孫霸于武昌登基為帝,改元??太元,追謚孫權為吳大帝。
隨后,拜全琮為左大司馬,孫峻為右大司馬,步騭為上大將軍,朱績?yōu)榇髮④姡瑢O弘為衛(wèi)將軍兼領中書令。
這一刻天下才知孫權駕崩的消息,皆大為震驚。
而在大江之上,時常能看到吳國的水軍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