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的戰爭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巧合。
就在步協向西蜀請求援軍的同時,他也在積極地備戰。
步協并沒有選擇龜縮城池,而是把防線擴至夷道,企圖將魏軍堵在郡界之外。
為此,他向下游的夷道運送了不少糧草輜重,想要讓夷道守軍據城堅守,以拖延魏軍水路進軍的步伐,與此同時他亦是在城中動員將士支援猇亭。
步協的部署本沒有錯,只是他沒預料到魏軍會如此果斷的出兵。
此刻,巧合就出現了。
當魏軍的戰船出現夷道城北面的大江上時,正好遇到從上游來的運糧船,甚至有幾艘已經進入夷水到了港口,正在那卸貨呢。
杜預果斷笑納,截獲了大量糧草輜重。
然而他卻沒下令攻城,而是讓艦隊繼續北上。
吳軍夷道守將蔡恒對此很不理解,派人去探查消息,很快他就想通了。
他魏軍戰船不多,自然是沒有多少兵力,無法圍住一座縣城。
夷道守軍雖說被搶奪了糧草,但城中余糧尚且能夠支應一段時日。
魏軍之所以繞過夷道北上,定然是因為沒有水軍的配合,他們很難短時間內突破猇亭。
此時,蔡恒心生一計,只要他派兵在江上和江北要道堵住魏軍糧道,前線魏軍必然潰敗!
說干就干,他馬上付諸行動。
起初蔡恒在江上截獲了數艘魏軍的運糧船,為此還沾沾自喜了一陣。
但很快,江北傳來的噩耗讓他驚出一身冷汗,那里在早有一股魏軍埋伏,讓登陸的那曲吳兵們有去無回。
這時蔡恒終于恍然大悟,掉頭往夷道城跑,但城池卻已被杜預的艦隊打了個回馬槍,順利奪下。
接著荊州水軍沒做停留,徑直向上游駛去。
在水師抵達猇亭后直接無視地面守軍,繼續進軍,于猇亭以北登陸,從而截斷了猇亭守軍的歸路和糧道。
腹背受敵的猇亭守軍很快被司馬昭部攻破了營寨。
而在西陵那邊,步協的水軍剛剛動員完畢,便得知了猇亭已失的消息,遂又退了回去。
翌日,荊州軍三路兵馬于猇亭會師。
“杜校尉此番功勞不淺。”
大營中,都督王基對杜預贊不絕口,“竟是拿我大軍的糧道做誘餌,頗有膽識。”
“都督過譽了。”杜預謙遜道,“若非都督在身后坐鎮,末將絕不敢如此弄險。”
王濬道:“此役多虧了都督的果決,倘若我軍晚進軍幾日,讓夷道城補足了糧草,猇亭守軍得到增援,戰事絕不會如此順利。”
眾將互相贊揚,唯獨司馬昭悶悶不樂。
自己好歹是這里官職第二大的將領,到頭來卻成了最拉胯的一個。
不過王基此人頗有情商,他看了一眼司馬昭,鼓勵道:
“司馬使君此役表現也不錯,戰爭大部分時候都不是靠計謀,而是要一刀一槍地去拼。”
“此役你打出了氣勢,讓猇亭守軍應接不暇,如此才有今日之勝。”
司馬昭心中感到慰藉,雖然知道這只是安慰的話,但心里的確好受了不少。
“多謝將軍。”他請命道,“待我軍休整幾日,末將愿為先鋒,攻打西陵。”
“好。”王基給了他一個贊許的眼神。
安撫完了司馬昭,王基臉色又沉了下來,開口道:
“諸位,西蜀傳來密報,蜀國已接受了步氏投誠,昨日已探得有軍隊途經江州,看起來必是來支援西陵無疑。”
“江州?”王濬皺眉,“如此說來,西蜀不單單要動員巴東守軍,還從成都調集了兵馬。知是何人領軍嗎?”
“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