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召我回京?”
姜維拿著詔書看向那從成都趕來的年輕宦官,面露訝異。
遲疑片刻,他對那宦官道:“天使遠道而來辛苦了,不如先下去歇息。”
年輕宦官拱手而退。
很快,部將們圍了過來,有一膀大腰圓的部將當即言道:“將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雖有詔,卻不可半途而廢啊。”
身旁偏將跟著附和:“是啊,西陵乃荊州門戶。此番步氏棄暗投明,實乃天賜良機,錯過了此次,怕是再難有機會收復荊襄九郡。”
“不可!”
話到此處,卻是有人持不同意見,“將軍若抗旨不尊,觸動天顏,恐生不測,反而不美。”
“那你是何意?”姜維側目問道。
“如今西陵久攻不下,不如令宗將軍撤回信陵,據城堅守,將軍可班師回朝,以安民心,再作良圖。”
姜維捋須思忖,暫不作答。
這時,部將中有人開口:“將軍,卑職從成都來的運糧吏那里聽說,近來朝中有關于將軍你的一些不好的傳聞。”
“說來聽聽。”姜維沉聲道。
“呃....”那部將猶豫片刻,終是開口:“說將軍你擁兵自重,坐視宗將軍敗亡,以圖巴東兵權。”
“荒謬!”
一直保持冷靜思考的姜維,聽到此言頓時有些坐不住了。
部將連忙勸道:“將軍切莫動怒,我等自然知道將軍你一向赤誠,只是天子或許聽信小人蠱惑,這才下詔讓將軍回京。”
忽然,有人冷哼一聲:“天子無法分辨,難道大將軍也無法分辨真偽嗎?如此拙劣的計謀,我不信大將軍看不出來。”
“罷了。”姜維擺擺手,心灰意冷,沉默良久后,終于再次開口:“傳我令,讓宗將軍撤軍吧。”
“將軍,這....”
“依令行事。”
“諾。”
........
十一月初二。
這天夜里,西陵的蜀軍燒營而走。
遺憾的是,因為蜀軍的營地就離大江不遠,所以即便是魏軍斥候發現蜀軍撤軍跡象并進行了及時稟告,魏軍也來不及派兵追擊。
不過隨著蜀軍退出西陵戰場,步協和他的西陵守軍終于變成了甕中之鱉。
得知蜀軍退走后,西陵守軍士氣大潰。
魏軍繼續圍而不攻,開始全面勸降。
十一月初五,丞相夏侯獻率軍抵達西陵與荊州軍會合。
西陵城中人心浮動,沒過幾日就有幾個將領翻墻出城,向魏軍投降。
夏侯獻對他們全部授予官職、爵位,毫不吝嗇。
漸漸的,偷偷向魏軍投降的士兵、將官越來越多,冬日的西陵城上空,仿佛籠罩著揮之不去的陰霾。
....
“大兄,今日城北又有一批軍士翻墻而出投降魏軍,再這樣下去,軍心就要大潰啊!”
步闡急匆匆地跑來向兄長匯報此事,然而當他靠到步協身旁,卻發現對方似乎不以為意。
“仲思,心思都潰了的人,走了反而是好事,留在城里既是隱患,又白白浪費糧食。”
步闡神色一滯,莫名感覺兄長怕不是在點自己呢!
他堆笑道:“大兄說得是。”
步協坐直身子,拿起面前小案上的姜茶,放到嘴邊輕輕吹拂,熱氣撲面。
步闡見兄長悠悠閑閑,感到很是不解。
步協抿了一口茶,道:“蜀軍撤了或許也是好事。”
“大兄?”步闡覺得兄長一定是瘋了,歪著腦袋疑惑地看著他。
步協放下茶碗,緩緩開口:“之前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