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于合一直都是有聯(lián)系的。他給我看了你釣的魚。你那些魚,你還有嗎?”
江寒一愣,“你說的是哪些魚?”
“就是那些比目魚,這么大的比目魚還有嗎?”
“那些比目魚我早就賣掉了。”這都什么時候的事了。
蔡承顏有些失望,“那你還有什么好東西?”
要這么問的話,江寒就把這段時間釣上來的炮彈魚,三刀魚,青衣魚的照片,全都發(fā)了一遍。
蔡承顏看的眼睛都亮了,“這些東西你還有嗎?”
“沒了,都賣了。”
蔡承顏:“……”
“江寒,你現(xiàn)在手上有什么東西?我是說你還沒有賣的。”
江寒把姐姐和張海岱打包雀嘴藤壺的視頻發(fā)給了蔡承顏看,蔡承顏的眼睛再次亮了。
“你有多少貨?給我來個200斤吧。”
江寒明顯的愣了一下,“你要那么多做什么?”
他記得于合也要的很多, 于合是拿去送人的,“你不會也有客戶要送吧?”
“我們家的人沒什么本事,加盟了一個品牌還算不錯的連鎖餐飲店。雖然賺不了大錢,但日子還算穩(wěn)當(dāng)。這東西在我們這邊挺稀罕的,我們家里人吃不掉,我們還可以給顧客吃。反正不會浪費(fèi)。”
江寒沒想到蔡承顏家里加盟了一個餐館,他對蔡承言不了解,并不知道這個。
這應(yīng)該有點(diǎn)像麥當(dāng)勞的模式吧。
麥當(dāng)勞的牌子已經(jīng)存在了,有人想加盟的話就可以做一家加盟店。
他們家應(yīng)該就是加了別人的牌子。
“加盟店用的原材料是主店配送的吧?你們也可以自己采購食材嗎?”
“有些是主店配送的,有些是我們自己弄的。我們的品牌主打一個原生態(tài)。要是什么東西都是主店弄好了給我們,那就成預(yù)制菜了。”
江寒想想也對,聽說商場里有很多大品牌的餐飲店,用的都是預(yù)制菜。
而且價格賊貴,只是吃的人不知道而已。
“江寒,我是認(rèn)真的。給我弄兩百斤藤壺吧。”
他家里是做餐飲的,他對一些食材也是有研究的。
這種雀嘴藤壺,味道極鮮。
真正好的雀嘴藤壺,吃上去其實(shí)并不比鵝頸藤壺差。
而且在打電話之前,他也在于合那里了解過。
于合把江寒這里的海鮮夸到天上去了。說他把江寒這邊的海鮮送給客戶,客戶都說好。
還說把網(wǎng)上買的藤壺和江寒這邊賣的藤壺做過比較。兩者的口感差了很多。
不管是不是真的,兩百斤藤壺也不算多,就算是虧也虧不到哪里去。
“200斤有沒有我不知道。要等我這邊的貨都確定沒問題了,剩下的才能給你。”江寒語氣淡淡的。
蔡承顏:“……”
蔡承顏也是無奈,“行吧,剩下的就剩下的吧。”
蔡承顏只希望剩下的量能夠多一點(diǎn)。
江寒幾人把所有的貨打包好,已經(jīng)滿頭大汗了。
“看來車棚這邊也要裝一個空調(diào)了。”
江鳳嚇了一跳,“有誰在車棚里都裝空調(diào)的?這多浪費(fèi)。”
“姐,我們這是在賺錢。我們在這里工作的越久,賺的錢越多。賺的錢隨便弄點(diǎn)出來就能買空調(diào)了。”
江鳳想想也是,“行,你想裝就裝吧。”
弟弟這樣在賺錢,總不能熱著弟弟。
“也不只是夏天,冬天冷的時候也可以開空調(diào)。”
特別冷的那幾天要是沒有空調(diào),手指都僵的,哪里還能干活?
“這么說的話,這空調(diào)還少不了了。”江寒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