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輝又一次震驚,問道:“這么說來,你現在已經能隱藏自己的實力?”
劉小雅淡淡一笑:“這幾個月,我在練功中睡覺,在睡覺中練功,再加上哥的培元丹,內功功力得到突飛猛進的增長。”
“丫頭,你可以啊。你的這種方法叫睡禪。等練到一定的層次,哪怕你睡著了,都能清楚地知道周邊發生了什么。這一招,我還沒教你,你就會了?”
鄧輝不禁贊嘆。
劉小雅聽得一陣咋舌,調皮地笑道:“在哥的指導下,必須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說罷,劉小雅從背包里取出一本厚厚的書,笑道:“哥,這本書是我從青云縣圖書館借來的,對你有幫助。”
這是一本《青云縣志》,大約有一寸多厚。書的封面上寫著——楊惟復主編。
鄧輝不解地問道:“小雅,這本書和我有什么關系?”
劉小雅:“大茅山在青云縣境內。據縣志記載,大約三百年前,也就是明朝末年,青云縣一帶馬匪猖獗。這些馬匪到處燒殺擄掠,獲得珠寶無數。為首者是大茅山楊家村的楊火金。此人武功高強,行俠仗義,高舉殺富濟貧的大旗,令方圓數千公里的商賈巨富聞風喪膽。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殺,楊火金把搶劫來的珍寶藏進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山洞里,還留下一張藏寶圖。”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鄧輝翻開《青云縣志》第558頁,在“民間傳說”專欄看到了劉小雅所說的民間故事。
書中所載的內容,和劉小雅的講述大體相同。可見劉小雅來見鄧輝之前,已經做足了功課。
鄧輝合上書本,問道:“這么說來,青云縣志所說的故事,并不是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史實?”
劉小雅打了個響指,說道:“哥,你真聰明。一點就通。我想和你說的是,楊惟復的身上也有秘密。他是楊家村的。應該是楊火金的第八代子孫。”
“不會吧?這么巧?”
鄧輝有些難以置信。
劉小雅繼續介紹道:“當年一起參加修青云縣志的撰稿人一共有十八人。楊惟復是主編,也是主筆,負責統籌整部書的編撰工作。我查了一下楊惟復的家譜,家譜上記載得很清楚。他的確是楊火金的第八代子孫。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楊惟復就把楊火光的故事當作一個民間傳說來編撰,從而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這個問題,楊惟復生前的好友、中文系教授祝少波可以證實。祝少波也是這部縣志的撰稿人,而且和楊惟復的交情特別好。如果我沒有猜錯,曾真茂的消息,應該是來自祝少波。因為曾真茂和祝少波是表兄弟的關系。”
“這么說來,藏寶圖的事情真的越來越有意思了。”鄧輝合上縣志,問道:“小雅,你預測一下,杜青山下一步會有什么動作?”
羊城風云:我的江湖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