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其實不劃算,換些高粱面,吃點細糧,更容易恢復過來,咱們老爺宅心仁厚,在這艘渡船上給災民們準備的糧食都不是什么陳年舊糧,你們也不用擔心我們賣你們的都是壞糧、爛糧,要是你們缺錢,擔心付不起后面的衣食費,也可以在咱們船上找些活兒做。”
蘇老五眉心微動,趕忙問,“都有什么活兒?”
吳春荷也趕緊問,“有女人做的活兒嗎?還是說只要男人?我會水,有一把子力氣!”
張曉蘭忙道,“我會做飯!”
劉鶯鶯不甘落后,頂著一張暈船蒼白的臉道,“我也會……做針線活兒。”
李素梅也想說話,蘇老太拉住她,不顧自己咳嗽對她搖了搖頭。
見狀,她又沉寂下去。
王山道,“船上最缺的是船夫,其次是船工,然后是水手,這些都要男人,女人的話,我們只要雜役,灑掃,在船上做工的男人一天100文錢,女人一天80文錢。”
晏家、晏和聽了,相視一眼,紛紛道,“我們讀過書,認字,也有力氣,王大哥,我們能做船夫或者船工嗎?”
王山看了眼兩個半大小子,笑道,“你們還不行,年齡不夠,做水手可以。”
兩個小子激動點頭,“只要有活兒干就行!”
有活兒干,有錢賺,他們一家人就付得起衣食費,就能活著到京城!
但是干活兒的名額有限,且上船的災民有兩百人,競爭很大,好在大家才剛登船,都還在適應,摸索階段,像蘇家這樣跟家丁直接打交道的災民少之又少,知道這個消息的也不多,所以傭工競爭還沒那么嚴重。
快速商量一番后,蘇家人決定留下狀況不好的蘇老太、李素梅、蘇歡和劉鶯鶯、蘇老四。
蘇老二則帶著年紀小的晏齊、晏興照顧他們和奶羊。
吳春荷、張曉蘭報名做雜役、灑掃,蘇老三、蘇老五報名做船夫,沒爭取到機會的晏家、晏和就暫時做水手,幫忙搬運東西。
王山對蘇家人的印象還不錯,等蘇家人把商量結果告訴他后,他將這家人名字記下,回到上層船艙就將這件事兒跟先前負責收船費的張管事說了。
張管事聽王山說他們踏實,又說了和他們打交道的情況后,就判斷出這家人還算聰明勤快,可以雇傭,便拿了幾張傭工契約,叫王山帶下去先讓他們簽了,明天開始正式上工。
逃荒:團寵農家小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