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賣完菜,姜硯秋就和村長家的兩媳婦分開了。
今日林婧沒有跟來,說是家里要整地里的活,她也去幫忙了。
姜硯秋直接去了牙行。
蘇南早已等候多時,“姜姑娘來了。”
“嗯,早啊!”
蘇南迎著她進去坐著,倒了杯茶給她,開門見山地提著他問詢過的消息,“莊子那事有好消息,那家主人同意三個莊子一起一萬兩。只不過要求您將他的鋪子一起盤下。”
“什么鋪子?”
“正是糧鋪,主要是糧鋪帶大倉庫,里面堆放的存糧數量比較大。他說您若是有意向的話,倉庫里的存貨以成本價格六千兩出給您,加上他的渠道,一條線也給您,另外三個莊子一共兩萬兩,鋪子就當添頭了。”
姜硯秋可以斷定那主人應該是急著用錢。
“蘇大哥去倉庫看過嗎?貨物成色如何?”
“姜姑娘放心,小的都一一查看過,都是近期的新貨,保存良好。這才敢和您提這事,這是那存貨的進貨清單,您看看。”
姜硯秋接過他遞過來的單子,仔細查看起來,一一核算下來,確實如他所言,是成本價格,而且還是壓得極低的成本價格。
見她合上單子,蘇南接著說,“掌柜說那些貨物約摸夠糧鋪賣到來年的現在。”
“這么久?”忽然想到什么,姜硯秋沒有多問,直接說出決定,“他的渠道我就不用了,三個莊子和糧鋪、糧倉、以及里面的貨物,一起一萬六千兩。”
這個結果,蘇南沒有太意外,他一直覺得以姜姑娘的能耐背后定有她自己的門道。也好在昨夜多準備了一手,若是她不接受渠道買斷該如何,免得再多跑一趟。
他笑著說,“若是不要渠道,那就再加一千兩,三個莊子上的豬羊雞鴨都留給您。本來他說您若是兩萬都接過來,就不計算這些的。”
姜硯秋毫不遲疑,“那便再加一千吧!一萬七千兩成交。”
三個莊子上的牲口數量還是可觀的,尤其是豬羊,年末正是豐收,一千兩不過是它們身上的一點皮毛。
蘇南眨了眨眼,這姑娘看來是打定主意不走別人的路子,“姜姑娘這就確定了嗎?不去看看商鋪如何?”
“先不急著去看,有蘇大哥看過,我相信定也是沒什么問題。”
這話說到蘇南心坎上了,他確實看過店鋪,覺得合適才又去倉庫查看的。
白鹿街。
澤陽茶樓。
姜硯秋正端坐二樓臨窗位置,喝茶吃點心。
窗戶對面的正是她剛盤下的糧鋪,掌柜的瞧著三十有五,總熱情和善地招呼著往來的客人,小伙計手腳也麻利。
蘇南上衙門辦理后續事宜去了。
也沒讓她等太久,人就回來了。
他抹了把額上的汗,將所有相關文書一并交給姜硯秋,這才端起茶水一飲而盡。
姜硯秋淺笑,這么涼快的天給他跑出汗來,也是不容易。
這人辦事牢靠,她挺看好的,說不定以后就把他挖過來到自己手底下辦事。
結了賬,兩人過去對面糧鋪。
“方掌柜。”
“小蘇來了啊!”
兩人熟稔地寒暄了兩句,蘇南便向他介紹起姜硯秋。
“方掌柜,這位姜姑娘便是你們現在的新東家。”
方掌柜早已不動聲色地打量過這位氣勢不凡的小姑娘,聽他這么說,連忙微行一禮,“方玉山見過新東家。”還喚了小伙計也過來。
“張啟見過新東家。”
姜硯秋:“都不必多禮。”
“東家過來,不知對咱們店鋪有什么提點之處?”方掌柜客氣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