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豪邁漢子朗聲大笑,聲若洪鐘:
“哈哈哈,老先生何出此言,實乃久戰(zhàn)方歇,致使筋骨微麻,略感不便。”
言訖,便巧妙轉(zhuǎn)言他事,
“老先生,眼前這兩位英姿颯爽之輩,莫非是您的門下高足?”
百川含笑頜首,伸手遙指柱子與鶯兒,
“此二子,乃老夫不才之徒。”
鶯兒與柱子齊聲恭敬作揖:
“參見前輩。”
那男子輕輕揮袖,和顏悅色:
“唉,諸位賢侄,何需如此拘禮。”
他目露欣賞之光,望向百川,
“老先生果然是匠心獨運,育得英才。”
百川擺手,示意不必客套:
“昔日,老夫曾以仙長尊稱,卻未知閣下真名實姓?”
那男子急急頓足,連聲應(yīng)諾:
“是是是,在下疏忽,愧對前輩。”
遂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
“在下岳楊,感激前輩拔刀相助,解圍脫困。”
語罷,幾人情致勃勃,言辭往來,相互謙讓,
直至言談之末,岳楊聲若金石,朗朗而言:
“百前輩,據(jù)此聽來,您莫非是攜幾位賢徒,踏山跨河,尋求磨練之旅?”
百川淡然頜首:“不錯。”
岳楊聞之,不禁感慨嘆息:
“哎呀,百前輩來錯了,您或許尚未聽聞,數(shù)載之前,此地忽現(xiàn)數(shù)名禿頂之輩,手托空缽,四處插手塵世之事,更是宣揚慈悲為懷,生死輪回之理。
吾等修道之人,追求者乃逆天改命,自在逍遙,與此輩自然是爭斗不休,然那些禿頂之流,實力非凡,竟在此地創(chuàng)立了什么,佛門一宗。”
言至此處,岳楊目光掃向百川身后諸弟子,
“更甚者,逢人便言‘有緣’,真不知這世間何來如此多緣法。”
百川緩緩點頭,語氣淡然:
“如此聽來,此地已不復昔日混沌,卻是另有了一番秩序?”
岳楊輕輕搖頭,手勢輕盈如風:
“亂象依舊,只是那些禿頂之人,對此地頗有些約束。
若遇紛爭,他們必會出手干預,滔滔不絕地宣講佛法,若是你無意聽聞,欲以武力解決,那便是一場苦戰(zhàn)。
這群人修煉之法與我等修真之士大相徑庭,
他們之中有一境界,名曰阿羅漢,
其力不遜于我等煉虛之境,而且人數(shù)亦是不在少數(shù)。”
鶯兒輕啟朱唇,好奇問詢:
“師父,這些您知道嗎?”
百川手撫長須,微微頷首:
“佛門之修煉,乃悟四圣諦,循八正道,守五戒,明心見性,
解因果循環(huán),育慈悲之心,求中道平衡,
體悟空性,達無我之境,終證涅盤,得解脫之妙。
此中奧義,繁多深邃,非片言只語所能盡述。”
岳楊此時揮袖,灑脫一笑,聲如清風:
“哎,何必深究彼等修行之道。
百前輩,您既救岳某一命,此刻又為我解圍,不如隨我前往,痛飲幾杯,以表感激之情,可否?”
百川淡然頷首,應(yīng)道:
“也罷,正巧借此之機,你可為老夫詳述此地現(xiàn)今局勢如何。”
待片刻,幾人不知深入大荒幾重之遙,前方忽現(xiàn)山脈連綿,如龍蛇蜿蜒于天地之間,舞動乾坤。
那山勢雄渾,恰似上古神只以巨斧斬破蒼穹而成之天然壁壘。
其磅礴之態(tài),仿若九天銀漢垂落,橫亙于塵世,令人望而生畏,敬畏之心油然而起。
“百前輩,此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