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了兩個彎便到了施工的小院,李恪進屋后看到幾十名工匠正圍著半成品火炕在那忙活,李恪瞬間也懂了,難怪這么快呢,這么多人砌一個小火炕,那效率,自然不用多說。
李恪抬手打斷正要講話的蒲州縣令,自己走上前問道“幾位老丈,你們感覺這個東西怎么樣”。
一名工匠一邊抹泥一邊回應“好是好,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把人烤熟,哈哈”,聽到回到身邊的其他工匠也笑了出來。
李恪也笑了幾聲,隨后耐心解釋“那邊那個才是燒火的地方,還能做飯,這邊主要走的是煙道,會有些溫度,但是沒有那么高”。
那名工匠頭也不回的說道“這么說小郎君你以前睡過這東西?”。
李恪一臉驕傲“當然了,我小時候就在奶奶家老睡火炕”。
幾名工匠好奇的抬起頭看了李恪一眼,其中一人不屑一笑“哪家的小郎君這么喜歡吹牛,縣太爺可吩咐了,這是蜀王殿下新給的圖紙,全大唐都沒有人睡過呢”,此話一出,在場的工匠們都笑呵呵的看向李恪。
蒲州縣令見狀頭大大了,連忙進屋來呵斥道“大膽,這就是蜀王殿下,真是瞎了你們的狗眼”。
幾十名工匠聽后趕忙跪下向著李恪行禮,李恪連忙叫這些工匠起來,繼續(xù)干活,隨后看了一眼蒲州縣令“你看你,嚇他們干什么,以后可不能這樣了,你是百姓的父母官,你聽聽你那些粗鄙之詞,簡直有辱官聲”。
蒲州縣令立馬點頭,連連稱是,李恪接著對施工的工匠們說道“我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吧,你們在此的工匠們都學會怎么盤火炕了吧”。
幾十名工匠點點頭,李恪笑掃視眾人一眼“嗯,這樣,你們負責把這個技術(shù)教會這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百姓怎么樣,誰教會的最多,我明年賞給誰兩頭牛,怎么樣,一公一母的哦”。
工匠們眼前一亮看著這么平易近人的蜀王殿下,都紛紛表示沒問題。
李恪站起身來看著在場的工匠們,點點頭“那便辛苦你們了,以后有什么問題,盡管找你們縣令大人,他們會告訴我的,你們的盤的火炕我看過了,和我小時候睡的一樣”,眾人聽到此處都忍不住笑了出來,之前還說人家吹牛呢,看來人家是真的睡過。
隨后李恪從屋內(nèi)退了出來,對著兩位縣令點點頭“這件事情你們辦的很好,這么快就讓我看到了結(jié)果,今年務必讓這邊的百姓都住上火炕,燃燒的煤餅老王經(jīng)過特殊處理,會從北邊送來,不會出問題的,千萬不要讓百姓燒自己挖的煤,沒處理過,會有危險的”。
兩名縣令有些為難的點點頭,李恪一笑當然知道這倆擔心什么,于是寬慰道“張員外家這些年怕是也積攢了不少不義之財吧,你倆好好查查,這兩縣之地,還有多少這種見不得光的勾當,嚴懲嚴罰,但是收繳每一筆贓款的去向,你倆都必須給我交代清楚”。
看著正在思考著怎么干的兩人,李恪記著補充道“收繳的贓銀兩成我可以不問去向,沒錢盤火炕的百姓可以去鹽坊做工,實在是困難的你們想辦法資助一下,多的你倆比我都懂,我再來這的時候,希望你倆能給我個驚喜”。
說罷不再理會這二人,向著門外的馬車而去,兩名縣令連忙叩首恭送李恪。
兩名縣令這些年也被下邊的百姓罵慘了,此刻二人都決定,一定要洗心革面好好大干一場了,看著李恪遠去的馬車暗暗下定決心,此后定要做一名為百姓分憂的好官。
馬車走遠后,蒲州縣令站起身來看向絳州縣令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張家的處理方案,殿下已經(jīng)定了調(diào)了,可我不知這柳家,可如何是好呀”,說著還嘆了一口氣。
絳州縣令笑呵呵的說道“殿下不提,不就給你了發(fā)揮的空間,這種事情殿下怎么好提嘛,說到底就是柳家的家事,萬一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