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送別上官庭芝以后,李恪和王仁表各找了間臥房,便開始了謄抄大計。
二人都在里屋的躺椅上,拿著原著在那念,中間隔著一道簾子,武曌和王梵志在簾外寫。
武曌很快便被三國的開篇詞所震驚,是非成敗轉頭空中,武曌似乎看見了這些歷史長河中數不盡的英雄,看到他們的繁華與衰落,果然呀,到最后都付笑談中了。
王梵志這邊則是聽著王仁表開始說起了石猴的故事,心中很是納悶,不是弘揚佛法么,怎么這幾章都是猴的事呀。
就這樣,二人今日都寫了不到五章,隨后送別武曌與王梵志之后,順便檢查了一下文稿,二人就交給了侯管家,讓工坊排版,明日就刊印,每冊賣十文錢。
第二天一早,李恪來到外邊吃早餐的時候,王仁表又已經快吃完了,今日的鄭族長,來的格外的早,手中還拿著四個銅盆,李恪好奇的看向鄭族長。
鄭族長揮了揮手中的銅盆“殿下,這是我給咱們準備的,收了銅錢以后往這盆里一扔,當啷一聲響,那心情得多愉悅,哈哈”。
李恪哈哈一笑“鄭族長有心了,只是李族長還未到,我們可能得等等”。
鄭族長撇撇嘴“李族長這可真是,耽誤事,我今日還想多聽聽銅盆響呢”。
鄭組長真是越來越上道了,李恪剛還猶豫用什么借口去喊鄭族長呢,結果人家自己就來了。
沒過一會李族長也被侯管家帶了進來,今日的李族長讓下人抬著半只牛肉,笑呵呵的來到李恪身邊“殿下,咱們中午接著吃那個火鍋唄,我給咱帶了點牛肉,咱中午敞開了吃”。
李恪點點頭,“還得是李族長手中有存貨呀,我府中就只有羊肉,都單調死了,哈哈哈”。
李恪這話他李族長打死都不信,他今天早上可是聽說了,李恪這次回來不知道搞了多少牛羊,河東道北部的好多百姓都幫著去割牧草,蓋圈舍著呢。
隨后幾人進入牌桌,又開始了新一天的戰斗。
今日其他世家族長本是要聚在一起商討一下下一步計劃的,因為近幾日他們也發現了,這李家和王家的鹽像是個無底洞,買了這么多天也不見少,但是聽回來的下人匯報,鄭族長不在家中,反而去了蜀王府后,幾人瞬間上頭,都覺得是鄭族長從中作梗。
范陽盧氏一拍桌子,“好呀,我就說這李家和王家的鹽我們買了這么多天都不見少,肯定是這鄭族長把自己族中的鹽也摻進去了”。
清河崔氏也附和道,“看來是這樣了,這老鄭真是下的一手好棋呀”。
博陵崔氏問道“那我們還繼續收么?”。
范陽盧氏白了博陵崔氏一眼“收個屁,趕緊恢復原價甩吧,如今又叛變一個,咱們三家想哄抬鹽價還是太困難了”。
幾個世家鹽價下降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李恪耳中,李恪對著侯管家低聲交代“按原計劃進行”,后者點點頭走了出去。
長安城內今日鹽價終于回落,讓百姓們也稍微有些安心,畢竟這四個世家一直想買斷其他兩家的鹽,若有一天真的買斷了,也擔心這四家會不會哄抬到自己買不起的價格。
今日東西市都新開了兩家鹽號,里邊售賣的細鹽不僅味道純正,而且一斗只需要十文錢,可比粗鹽便宜了整整一半。
一時間這則消息便被百姓們傳遍了長安城,這兩家鹽號的門口,瞬間排起了長隊。
三個世家族長知道以后臉都綠了,剛屯了一堆地磚,現在又屯了一堆粗鹽,這李恪真是,氣煞我也,一口老血突然從清河崔氏的族長口中噴出,隨后身體往后一仰,便倒了下去。。。。
鄭家的下人已經悄悄拉了牌桌上的鄭族長好幾次了,但是鄭族長都是毫不理會,專心盯著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