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李恪是準備說,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的,但是一想大炮還不能說出來,所以改成了鐵騎范圍。
這話一出,大家都在靜靜回味,這句話太精辟了。
李二拍拍手首先贊同,“說的好,短短一句話說盡了大國外交的核心問題,這句話記得刊登在下一期的大唐周報上,標題就寫,世明語錄”。
李恪嘆了一口氣,這風頭都搶,無語了,還世民語錄,這不我剛說出來的么,但是他也只敢在心里吐槽一下。
杜如晦此刻已經擬好了折子,遞給李二審閱的同時,夸贊起了李二的決定,“陛下此話一定能夠流傳千古,足以讓后世之人奉為至理名言吶”。
李二撫著自己的胡須,哈哈笑了起來,隨后看向李恪,“那依你的意思,我們收下貢品以后又當如何”。
李恪想了想了,“父皇,要不這樣吧,我們可以送他一些大唐新興的東西,比如琉璃杯,玻璃鏡,鐵鍋,墨鏡,還有細鹽什么的,反正這些東西在大唐賣的也還不錯,他們帶回去的同時,也為大唐的商品宣傳了一波,在給他們帶點細鹽,他們吃過以后,那粗鹽肯定不會再吃了,之后我們的細鹽也能賣過去”。
李二點點頭“嗯,倒是可以,那稍后讓鴻臚寺官員找你一趟吧”。
李恪點點頭隨后又開始對著李二攆著大拇指和食指,李二經過這幾次都漸漸明白這個手勢的意思了,頓時拉下了臉“你工坊賺那么多錢,就不能為大唐奉獻一次,這是國事,要錢你找戶部去”。
李恪有些無語“父皇,不帶這樣的,那國庫窮的耗子都懶得去,您這堂堂一國明主,怎么能虧欠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辛苦錢呢,我就算按成本價給您,您也得多少付一些吧”。
李二冷哼一聲,“你可別玷污小老百姓的名聲了,這樣吧,外藩進宮的寶物,一人一半,明晚自己去挑”。
李恪有些不滿意:“萬一這些使者帶的都是一些他們國家不要的垃圾,那可就真的虧了”。
李二撇撇嘴:“那就算了,朕還不想給呢”。
李恪趕緊擺擺手“行行行,一半就一半,總比啥都沒有的好,哎”,他是發現了,只要進了李二內庫的錢,你是休想往出拿一分。
李二哈哈一笑,“那你就退下吧,朕還要整理朕的世民語錄呢”。
李恪突然想到自己的蜀王莊還沒有題字,于是嘿嘿一笑看向李二“父皇,兒臣城外的蜀王莊就快落成了,只是這莊子的牌匾還沒有題字,您看您能不能”。
李二哈哈一笑“還以為你不用朕給你提呢,怎么著,別人大人送字就有自行車,那朕這字......”
李恪挑了挑眉頭,沒想到李二這都知道,“父皇的厚愛,自然不必多言,等兒臣賺了錢,給您建了大大的避暑宮殿,您看怎么樣”,這畫餅誰不會,李恪決定先給李二畫個餅,以后再說。
李二聽后果然開心的點點頭:“行了,朕知道了,這兩日朕好好醞釀一下,給你好好寫一幅”。
又客套了幾句,李恪便行了一禮離開了宮里。
此時的京兆府衙門,五國使臣都帶著錢過來贖人了,一邊抱怨著,一邊交上了自己伙伴的罰款,高藏也赫然在這些交罰款的人員之中,因為京兆府牢獄規定,提人需要領隊前來簽字,所以這些原本監視高藏的下人無奈只能帶著他前來領人。
趁著監視自己的下人轉身交錢的功夫,高藏從懷中掏出一本書,遞給了那名簽字的獄卒,順便又隱晦的遞給這名獄卒一小錠銀子,“官爺,勞駕幫小人轉交給蜀王殿下,這是外族一本有名的書籍,我保準您轉交以后殿下不會怪罪與您,還會大大的封賞您”。
這名獄卒接過書籍,隨便翻看了一下,發現有些像大唐字母,又有些不像,剛想還給高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