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唐,尤其是并州道的百姓們,日子絕對是整個大唐境內,過得最好的。
靠近鎮北道如此龐大的牧區,還有本身并州道冬小麥的豐收,加上工廠和作坊的大量興建,家家戶戶過年的時候,也終于是吃上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肉餡餃子。
盡管原本這種吃食在大唐百姓的口中,名為“牢丸”,但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有人傳出太子殿下稱此物為餃子。
逐漸的,大家也都改稱其為餃子。
并州道,合河縣焦牛村。
一盆燉的軟爛,只是加了一些干凈的青鹽,滴了幾滴香油,但卻已經是人間美味的燉羊肉被端上桌。
隨后的,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也是紛紛被端了上來。
之后還有醬鹵肉,豬頭肉,一只紅艷艷的燒雞.....
隨著女主人將一盤子炒好的醋熘白菜端上桌,此刻坐在主座上的趙老頭,眼眶之中卻已經滿是激動的淚水。
哆哆嗦嗦的一邊擦著眼淚,口中一邊不停地念叨著。
“誰人家敢這么吃啊,就算是放在開皇那一朝,也不敢這么造啊......這么多肉,放在以前,就是地主老爺家里逢年過節都不敢這么吃啊......”
趙大大郎媳婦剛剛給小兒子喂完奶。
看到這一桌子豐盛的飯菜,臉上也是一陣恍惚。
直到老二家媳婦從廚房出來,招呼了一聲,眾人這才回過神來。
“好了,你們幾個小子,趕緊吃吧,看把你們饞的......”
趙老頭神色復雜的招了招手,讓此刻坐在周圍的這些個孫子孫女趕緊吃飯。
倒不是說此前家里沒有吃過肉,但幾天吃一盆肉就不錯了,總不能天天吃肉。
也就是今年年節。
老大媳婦因為今年冬天誕下了一個小孫子,官府縣衙年節又送來兩斤豬肉,兩斤雞蛋,還有一些據說是鎮北道那邊做奶的皇家產業,派發的奶酪的東西。
老大在附近的水泥廠做工,年節也發了三十斤的白面。
老二家媳婦會織布,進了縣上一家商會的布莊當起了女工,如今趙老頭身上穿得新衣裳,就是老二媳婦布莊年節送的布匹做得。
還有老二在縣里的磨面場上班......
“這日子......太子殿下當真說得沒錯啊,好起來啦,真的好起來啦......”
趙老頭又是抹眼淚,去年秋收的時候,還曾見過太子。
那時候他的老伴都還在,如今日子好了,老伴卻是沒有等到那一天。
“嗚嗚嗚......”
老大知道自家父親是想母親了,看著滿桌子豐盛的飯菜,熱氣騰騰。
一家人坐在炕上,暖烘烘的,不出門甚至都不知道,如今已經是隆冬年節了。
老二今天打了一壺汾酒,給自家父親倒上,又給自己大哥和自己各倒了一杯。
“爹,如今日子好起來了,明年開春咱們家幾個小子也能去上學了,將來說不定能考個官職,要是娘知道了,肯定也會高興的......”
“是啊是啊,她老人家生前就說,太子殿下肯定能讓咱們過上好日子?!?
小孩子們不懂大人們心中的苦悶。
他們挨過餓,也過過苦日子。
但終究是沒有經歷過隋末大亂的他們,如何能夠知道,這個世上還有人吃人那種恐怖的事情?
此刻一個個埋頭,拼命的朝著口中扒拉飯菜。
一個個白花花的餃子,如今在他們的眼中,就是最可愛的東西。
趙老頭抿了一口杯中有些發涼的酒,酒入喉腸,讓他不由舒服的打了一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