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打酒的人,蘇小滿就一直在思考開超市的可行性。
思考也不耽誤她把豬皮凍熬好,下午的時候還去山上挖了筍,砍了艾草。
晚上又用豬油,按著前世記憶中的方子炸了些虎皮花生,又用新鮮的艾草葉做了青團(tuán)。
“阿婆,咱們在家里開個超市怎么樣?”
陳婆子對超市二字理解無能,“什么是超市?”
“就是雜貨鋪。你看,你會做酒,大家也都知道來你這兒打酒。那咱們把這虎皮花生、青團(tuán)和酒擺一起,誰來打酒,就給他們介紹一嘴?!?
“除了這些,什么豬油、頭繩、針線什么的都能賣。這樣,村里慢慢買東西就都能想著來咱們家里買。不比等貨郎或者去鎮(zhèn)上買方便嗎?”
蘇小滿越說越覺得這個想法可行。
在這里開個超市,沒有租金,也沒有競爭力,即使賺不了太多,至少也比只賣酒要強(qiáng)一些。
“阿婆,你說呢?”
“倒是聽著不錯。可是本錢呢,還有,咱們村子并沒多少戶人。”陳婆子怕賠錢。
“本錢,我有。”蘇小滿又拿了個青團(tuán)給自己,“別的都別怕。人少,咱們就一樣少進(jìn)一點?!?
“只是這樣一來,可能總會有人來咱家,你嫌不嫌煩?”
前世外婆的老閨蜜就是一個特別喜靜的老太太,雖然她待人十分和善,卻不喜歡嘰嘰喳喳太熱鬧。
每到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老太太恨不能躲山上不回家。
蘇小滿這個想法初心是好的,但先要確認(rèn)阿婆認(rèn)不認(rèn)可。
自己不能打著為他人好的名義,去強(qiáng)迫他人做他不喜歡的,不擅長的事。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的道理,她懂。
“不煩。不就是看誰不順眼多罵幾句的事嘛。問題不大?!?
蘇小滿啞口,下巴都要驚掉了。
阿婆腦回路果然清奇。
“明兒去鎮(zhèn)上記得多買點碎布頭,還有再買匹布回來。瞅著你天天就這一套衣服就覺礙眼?!?
蘇小滿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能夠把陳阿婆刺耳的話轉(zhuǎn)換為自己聽著舒服的話。
也就是自我PUA。
她笑嘻嘻,“要給我做新衣服啊。那謝謝阿婆?!?
“少來。我是嫌你穿的太寒酸,我跟著丟人。”
“是是是。謝謝阿婆。”
陳婆子給蘇蟄喂飯的動作沒停,但蘇小滿就是看到了,她笑了。
看吧,誰說阿婆重男輕女的。
阿婆其實對她和弟弟一樣好,只是弟弟年紀(jì)小,要注意的事情比較多。
小弟有了新衣服,阿婆知道她現(xiàn)在有錢買布后,就催著要給她做新衣服。
這樣的阿婆就是頂好的了,阿婆只是不擅于那么明顯的表達(dá)愛。
同樣不知道如何表達(dá)愛,除了陳婆子還有宋祥云。
祥云娘坐牛車回村時沒看到蘇小滿和陳婆子他們,早上被兩人懟的糟糕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回到家后,就將事情和閨女宋祥云說了說。
“娘,我出去一趟?!?
宋祥云和自己娘同仇敵愾一氣后,想到了什么,提出要出去。
祥云娘沒多想,以為閨女在家圈一天太悶,想找小姐妹玩會兒。
“去吧?!?
出了家門,宋祥云直奔村長家。
她原是和林淑文關(guān)系最好的,因著年紀(jì)小,單純沒心眼。
奈何此前她去找過幾次林淑文,不是推說家里有事,就是不在家。
宋祥云這會兒急于找人宣泄一下,而林巧兒最近基本不出家門,每次去找她都在家。
“巧兒?”
“是你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