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借你吉言了、借你吉言了。”田氏他們都連連笑道。
他們也覺得這東西可以拿來當(dāng)零嘴吃。
而他們家寧寧說了,說小孩子估計愛吃,而早市的時候幾乎沒怎么看到小孩子。
一般都是上午到下午這個時間段,會有很多小孩子被自家大人帶出來逛。
何況這東西也不拘泥只賣給小孩子,大人也可以吃啊。
總之田氏他們都不擔(dān)心會賣不出去。
畢竟,他們昨天多準(zhǔn)備那么多,就是為了早市過后,也能繼續(xù)在這擺攤。
這個攤位是他們的了,還長租了一個月,哪怕他們擺攤到晚上,也不會有人來攆的。
姜寧寧在田氏她們在交談的時候,已經(jīng)在跟她老公蕭硯在一塊算賬了。
現(xiàn)在攤位上還剩一百根淀粉腸,二十根肉腸。
而整個早市,他們家總共賣了:“卷餅掙了兩百零六文,淀粉腸掙了一百二十七文,肉腸掙了三十五文,雞蛋掙了三十四文,油條賺了九文錢……總共也就是四百一十一文錢。”
肉腸主要是被那些掌柜的給承包了。
等賣油條的攤販走,姜寧寧和蕭硯才將數(shù)額告訴田氏他們。
“我的天——”田氏他們都嘴巴根本張的合不上了。
這一個早市就賺這么多了,那等將剩下的淀粉腸和肉腸都賣了,豈不是一天他們能至少掙半兩銀子?
又大概過了半個時辰的樣子,才街上很多小孩子被大人們帶出來玩。
這是鎮(zhèn)上最繁華的街道,不管是鎮(zhèn)上的人,還是不是在這鎮(zhèn)上住的人,幾乎只要出門在這鎮(zhèn)上逛逛,就會來這條街。
故而,姜寧寧他們把淀粉腸、肉腸煎的滋啦作響,滿攤飄香的時候,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
那能煎下十根淀粉腸的烤盤在小孩子和大人們眼里真的都太新奇了,又吸引到了不少人駐足。
加上田氏他們的吆喝聲……
小孩子們小眼睛都移不開視線了,真的好香呀,都小手使勁拉著各自家大人過來了。
大人們哪個不寵孩子的,自家孩子想吃,自然是多少給買一根的,罵孩子打孩子的還是少的。
有的比較有錢,直接就是兩根、三根的買。
讓自家孩子能兩只小手都各拿一根,就跟拿糖葫蘆、糖人似的。
而且有的自己也吃,別說,是好吃。
有的孩子是全家都出來逛,那買的就更多了,有人甚至一下買了五六根。
是真的大人和小孩都能吃,也都愛吃。
姜寧寧他們這攤位甚至又排起了隊。
依舊是淀粉腸比肉腸受歡迎,也仍舊是因為淀粉腸便宜,還比肉腸大。
肉腸依舊是那些不差這點吃食錢的人買的。
但就算如此,也消耗的很快,才剛巳時呢,早市沒賣完剩下的那一百根淀粉腸和二十根肉腸就都賣完了。
孫氏、田氏、姜生財、蕭富山都后悔死了:“早知道,昨天就應(yīng)該再多做點。”
這才什么時辰,就都賣完了。
姜寧寧笑道:“今天我們回去再多準(zhǔn)備點也不遲啊。”
“對對對。”孫氏他們這才又笑了起來。
姜寧寧他們這才收攤,準(zhǔn)備走。
可剛將東西都搬上牛車,就聽見一極其驚喜的聲音——
“若輕?真是你啊若輕!”
孫氏和姜生財是不知道蕭硯字若輕的,但姜寧寧聽老公說過,原來的蕭硯在書院讀書沒多久,先生就幫取了‘若輕’當(dāng)字。
這里可以不用非要二十歲舉行冠禮的時候才取字,但這里的讀書人,卻人人都有字。
田氏和蕭富山自然也知道蕭